近日,成都高新区颁布了关于加强高新工匠人才队伍建设的一系列新举措,“工匠精神”也再次成为此次政策的关键词,从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到培育适应高新区主导产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队伍,一系列举措助推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
《政策》指出,将进一步建立健全技能人才的评价、引进、培养、激励的政策和机制,营造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长、聚集的制度环境和社会氛围,培育一支高技能人才队伍,实现人才结构素质与产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目标。
其中,在高技能人才补贴方面,对从高新区企业从外地新引进的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按照2000-3000元每人每月,累计发放3年。对辖区内在岗员工初次获得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高技能人才,按技师3000元/人/年、高级技师4000元/人/年的标准给予个人补贴,补贴期限为2年。对急需紧缺工种目录内的技能人才,补贴将适当增加。
此外,在全区营造技能学习比拼环境,开展“高新工匠”的评比活动,并对在生产一线取得重要业绩及突出贡献的“高新工匠”给予奖励,鼓励高技能人才的在自己领域的创新创造,推动形成工匠人才剃次结构,引领技能人才高质量、规模化增长。在健全技能人才培训机制上,鼓励校企合作,接收学生到企业参与技能实习。
并依托职业技术院校、培训学校、龙头企业等,3年内新建10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并给予10万元的建设经费支持。鼓励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经认定后,给予5万元建设经费支持,并优先推荐申报国家、省、市技能大师工作室。
据悉,此次政策的颁布,旨在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以培养选树“高新工匠”为抓手,引导激励辖区内企业、职工争当爱岗敬业、精益求精、专注执着、勇于创新的精神。
到2022年,成都高新区将新增高技能人才10000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达到30%以上,评选1000名“高新工匠”,并建立起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职业技能认定三位一体的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
(记者 彭伟 摄影 梁磊 编辑 崔琪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