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抢先看!涪陵区“三亮三比”电视访谈第二场!

2020-06-02 15:52:11 


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加快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现代化水平,构建支撑“一区”、联动“两群”“近悦远来”的城市格局是非常重要的着力点。今天我们关注涪陵城市能级和综合承载能力的提升。


 

荔枝街道:奋力谱写荔枝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冯星贵


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机遇,荔枝街道将如何作为呢?


冯星贵:我们荔枝街道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既有较大的城区,也有较大的城郊,还有较大的乡村。针对这三类板块并存的街情,我们确立了建设靓丽城区、融合城郊、生态乡村,打造城乡协同发展、共荣共美的示范街道。


为实现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我们将重点从以下3个方面着力:


一是着力发展特色产业。围绕“突出特色”,分为城区、城郊、村3个板块差别发展。在城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依托高笋塘商圈、实验转盘商圈,突出发展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推进商圈业态转型升级,力争3年内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00亿元。在城郊,重点发展城市配套产业,一个城市要顺畅运转,需要有很多的配套服务。比如,仓储物流、汽车维修等等行业都必不可少。人们常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负重前行。我想说,城区能够靓丽,是因为有城郊负重收纳、配套服务。所以,在城郊我们就重点发展服务城区的配套产业。在乡村,重点发展“多品种、高效益”的生态农业,持续做大花椒、蜂蜜、茶叶等优势产业。


二是着力加快交通建设。围绕“外联内畅”,加快交通网络建设。一方面,我们积极做好区上重大交通项目建设的征地拆迁、协调服务等工作,助推全区“外联”;另一方面,加大力度,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进一步打通乡村循环交通,推进全街“内畅”。


三是着力提升承载能级。围绕“功能完善”,统筹抓好规划、建设和管理。第一,抓好我们街道各村总体规划,特别要做好蒿枝坝、大梁山片区规划,为城市拓展、乡村振兴作好铺垫。第二,按照“两线三片一城”项目建设的需要,全力攻坚项目拆迁。第三,按照“四城同创”的要求任务,以集中整治、源头预防、长效管理为根本,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的品质颜值。第四,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从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来看,加强基层治理能力建设,非常重要。我们正在探索支部建在网格上,实施“支部、网格、网格小组”三合一模式,着力打造“红色网格”“全科网格”,实现基层治理“多网合一、一网网天下”。


荔枝街道将如何保障各项措施落地落实呢?


冯星贵:我们首先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全街党员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身作则,临难不避,带头扛起重大责任,充分发挥模范带动作用。其次,要建立对接共推机制,对照区上成立的工作小组,我们街道也成立了对应机构,积极对接、主动汇报,密切沟通、协调行动,形成齐抓共管、共同推进的强大合力。第三,严格压实工作责任,细化分解目标任务,倒排工作计划,明确时间节点,定期进行检查督促,确保各项工作如期推进。

 

 

敦仁街道:建设幸福宜居敦仁

 

舒兴权

 

敦仁街道作为江南主城的核心区域,是如何抓住机遇、积极作为的呢?


舒兴权:我们将按照“一五三三”的发展思路统筹抓好全街各项工作,即紧扣“传承敦厚仁义历史底蕴、提升城市能级品质、建设幸福宜居街道”这一总体目标,着力实施“产业强街、创新活街、文化兴街、美街、和谐安街”五大工程,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智慧经济、绿色经济”三大经济,全力打造“五桂堂历史文化街区、金科世界走廊现代服务业街区、两江交汇魅力山水特色景观”三张名片,确保敦仁在全区的发展大潮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敦仁街道幅员面积仅4.3平方公里,虽然“小”,但我认为只要做到对现有空间的高效利用,在“深度”和“精度”上下功夫,就能变“小”为“大”。我们将紧紧抓住“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的良好机遇,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实施旧城改造工作为抓手,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我们将加强与成都地区的密切交流,学习借鉴其城市发展的先进经验,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助推涪陵高质量发展。


未来,敦仁街道在提升城市能级、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方面,又将作如何努力?


舒兴权:为了有效保护珍贵的历史遗迹,传承古涪州历史文化,区委、区政府从2019年就正式启动打造“五桂堂历史文化街区”,并纳入全区“两线三片一城”的重大项目。在旧城改造房屋拆迁中,我们坚持建设与保护并重,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五桂堂街、天灯堡街、天主教堂、八角井、军门府等历史遗迹。目前,已全面完成该地块的房屋拆除工作,企业已经进驻建设。按照区政府的规划,项目将基于“修旧如旧、保护为主”的思路和“以史修街、以文建街、以商强街”的发展理念,把保护传承历史传统文化与发展现代城市旅游相结合,以上历史遗迹都将会被原址保留或原貌复建,必将增强涪陵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让涪陵老城留住记忆、让涪陵人民记住乡愁,铸造涪陵城市建设的精品力作。


为了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街道紧紧围绕“干净整洁有序、山清水秀城美、宜业宜居宜游”目标,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创文创卫”取得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城市实现“旧貌换新颜”。在抓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我们坚持抓好以基层社会治理为主的服务群众工作,深化“枫桥经验”,敦仁派出所成功创建全国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接下来,我们将按照总书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指导思想,推进城市共建共治共享。更加关注弱势群体,办好民生实事,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崇义街道:聚焦兴业兴城,积极融入城区都市区一体化发展  

 

秦之明

 

崇义街道在聚焦“三个重要”定位,实现加快涪陵高质量发展有何思路?


秦之明:崇义街道将坚持“133”工作思路,即突出“一个主题”、发挥“三大优势”、提升“三大水平”,推动产、城、景“三位一体”建设,促进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发展,为提升涪陵城市能级,建好支点城市做出应有的贡献。突出一个主题,就是“打造商贸崇义建设幸福社区”,这既是落实总书记提出的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总体要求,也是体现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城市建设理念追求。


发挥“三大优势”主要体现在:一是基础设施优势。涪陵最大的汽车客运站高山湾综合交通枢纽落地崇义,未来连接新老城区的轨道交通站布局辖区,城西还拥有江南城区多条外向进出通道,为人流、物流聚集提供了客观条件。目前在崇义辖区建设的开发项目就有10多个。二是产业基础优势。近年来崇义坚持不懈实施“商贸强街”战略,初步构建了“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汽贸汽修、建材装饰、物流运输、电子商务”六大商贸服务业发展体系,以大型市场加特色商业街为构架的发展格局日渐成熟。三是自然人文优势。历史上的涪州八景有白鹤时鸣、荔浦春风、桂楼秋月、鉴湖渔笛四大景观在崇义辖区,聚云山4500亩森林氧吧是江南城区绿色生态屏障,城西7公里滨江水岸是涪陵城市靓丽风景线。白鹤梁提质申遗邱家大院榨菜作坊修复、聚云山文化公园打造、南滨路二期景观长廊建设等项目的实施,必将更加增添城西片区的人文环境魅力。


除了推动产城景一体建设和融合发展之外,崇义街道又如何从整体环境上推动城市内涵的提升?


秦之明:人的因素是决定一个城市发展的关键。我们将紧扣街道主责主线,落实以人为本理念,在提升“三大水平”上下功夫,即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城市管理水平和干部能力水平,不仅动员广大市民成为涪陵城市建设管理的主人翁,也要让广大群众充分感受到一座城市发展变化所带来的认可度、幸福感。


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方面。一是深化“城市大党建”格局,探索建立“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四级架构体系,增强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的合力。二是建立完善街道、社区、小区三级治理联动机制,探索建立小区矛盾纠纷自我调处机制,做到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实现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三是拓展群众服务体系,立足社区设施条件、资源要素、服务对象,整合资源清单、需求清单、项目清单“三张清单”,建立资源联用、活动联办、服务联做“三联机制”,广泛开展群众切身需要又主动参与的服务活动,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方面。一是加强老旧小区环境改二是攻坚创文创卫并建立长效化机制。三是大力推进城市美化靓化行动。广泛开展绿色小区、最美巷道等群众创建活动,提升城市品质,让老百姓生活舒心。


提升干部能力水平方面。做到作风扎实、落实有力。这样使街道和社区干部真正成为群众生活的贴心人,真正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

 

江东街道:瞄准“1+3”目标 书写大美江东  

 

赵勇

 

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江东街道确立了什么新目标?


赵勇:近年来,江东街道抓住江东片区综合开发的契机,克难奋进,统筹推进城乡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建成了4公里长的涪陵最美滨江带状公园和插旗山郊野公园。农村产业得到长足发展,无花果、杨梅、猕猴桃、油茶、葱蒜等基地基本成型。江东的水运产业更是一枝独秀。水上运力100万吨,占全区总运力的70%,其中危化品运力总量约占全市的65%,持续保持了“重庆水运看涪陵,涪陵水运看江东”的地位,创造了西部水运乡镇街道中的船舶数量、船舶的标准化率、船舶的运量和周转量等8个第一。


新机遇,新挑战,新作为。我们坚持以“建设山水绿城、宜居江东”为统揽,确定了“1+3”的奋斗目标,绘制了新的路线图。“1”就是实现“一个领先”,即水运产业西部领先;“3”就是落实“三个建成目标”,即建成优美环湖城区、建成近郊休闲花园、建成平安和谐街道。


实现“1+3”的奋斗目标,江东街道又将采取哪些得力举措呢?


赵勇:首先是做强水运优势产业,保持水运西部领先。将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提速水运集聚。实施临港经济战略,加快江东航运聚集地建设,力争建成水运孵化园,搭建航运、培训、结算、交易等平台,建立统一信息平台、视频监控系统和一体化服务机制,聚集水运业务。力争入驻水运企业达35家,水运新增运力达到50万吨。基本建成在长江上游有影响力的水运硅谷。二是增强辐射效应。积极组建涪陵水上运输企业协会,增强行业影响力,发挥好辐射功能。依托乌江、长江黄金水道,向西连重庆、泸州、宜宾,向东接武汉、南京、上海,向南辐射整个乌江流域,将涪陵建成西部水运之城,打造成西部有影响力的水运强区。三是延伸产业链条。鼓励水运企业拓展新业务,发展铁公水多式联运,以大枢纽带动大物流,发展通道经济和枢纽经济。


第二、抓实城市建设管理,建成优美环湖城区。以创文、创卫为引擎,秉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理念,内外兼修,提高城市品质。一是抓市民融入提升城市内涵。二是抓常态细管提升城市颜值。三是抓产城融合提升城市活力。加速集聚人气、商气,让城市活力迸发。


第三,发挥城市近郊优势,建成近郊休闲花园。用好城郊区位优势,有机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建好都市近郊花园。一是发展山地特色产业为花园增色。按照“2+X”的产业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发展好“一村一品”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二是抓好乡村旅游为花园聚气。着力打造城区至御泉河、雨台山、文峰塔“三条驴友徒步精品线路”。三是建好桫椤公园为花园添彩。江东街道辖区有全国发现的距城市最近三峡库区唯一的桫椤树群,约有2万余株,桫椤作为古老的珍稀濒危植物,极其珍贵,堪称国宝,具有较高的科考价值和观赏价值。随着规划桫椤公园的建成,必将重新赋予涪陵特别意义,必将成为继涪陵白鹤梁的又一张崭新打卡名片。


第四,创新社会治理机制,建成平安和谐街道。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平安和谐的生态环境。一是在社会治理方面,构建“三治融合机制”。自治、法治、德治一体推进,增强社会治理“硬实力”,培育新风尚,激发新活力。二是在社会和谐方面,坚持“三勤”机制,即勤走访排查、勤全域研判、勤调处化解,做到减存量、控增量。三是在安全生产方面,坚持“三不”机制,即日常监管“不松懈”、专项执法“不徇私”、应急处置“不犹豫”,确保辖区安全生产、人民安居乐业。

 


后期制作/周黎黎 熊峰

编辑/卢维

责编/张韵晨

监制/杜焱彦

总监制/涂猛进

热门评论
打开无限涪陵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三亮三比”电视访谈评价评优办法! 2020-06-01 09:54:19
涪陵区 “三亮三比” 电视访谈(区财政局) 2020-06-18 21:00:00
涪陵区 “三亮三比” 电视访谈(区商务委) 2020-06-18 21:00:00
涪陵区 “三亮三比” 电视访谈(区文化旅游委) 2020-06-18 21:00:00
涪陵区 “三亮三比” 电视访谈(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2020-06-18 21:00:00
图文抢先看!涪陵区“三亮三比”电视访谈第十六场! 2020-06-18 10:04:01
涪陵区 “三亮三比” 电视访谈(区司法局) 2020-06-17 21:00:00
涪陵区 “三亮三比” 电视访谈(区审计局) 2020-06-17 21:00:00
涪陵区 “三亮三比” 电视访谈(区应急局) 2020-06-17 21:00:00
【预告】“三亮三比”第十六期节目6月18日播出! 2020-06-17 10:30:00
没看够!下载个无限涪陵呗!
无限涪陵 身边新闻 一手掌握 立即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