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6地下核工程旧址的接待处,带有明显的军方特征
“请各位上车坐好,注意安全。”816地下核工程旧址的检票员金莉熟练地从游客手中收过了门票。
1966年,籍贯四川的金莉随着父母迁居到了重庆涪陵。父亲从事816项目的工程运输,母亲则从事食品供应,一干就是一辈子。作为816项目参与者的后代,金莉回想起当年,依旧心潮澎湃,“那可是当年中国国防的重中之重啊!”
始建于1966年8月16日的816地下核工程,位于重庆涪陵白涛镇,是中国第二个核原料工业基地。在极度保密的情况下,累计有6万工程兵历时18年,不分昼夜在这里建设庞大的地下工程。除了工程兵,国家还从全国各地安排了众多技术人员和后勤保障人员支援,其中就有金莉的父母。
根据设计要求,工程可以抵御100万吨级TNT当量氢弹的空中爆炸冲击和1000磅炸弹的直接命中攻击,还能抗8级地震破坏。后来,由于国际形势发生变化,项目于1984年停建,2002年4月解密,2010年4月部分对外开放。
“当时的施工环境十分艰苦,工程兵只能头戴矿灯在黑暗幽闭的山体内施工。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地下工程,主洞室高达79.6米,道路、导洞、支洞、隧道及竖井多达130多条。洞中有楼,楼中有洞,完全隐藏在山体内部。”年轻的解说员王芋七正在进行讲解。
王芋七告诉记者,“我也算是红三代了。我爱人的姥爷,当年负责816项目的外围保卫,经常念叨当年的苦日子。”
“816”三个字印刻着几代人的生命印记,既是一个历史名词,也是一种民族精神,一段共和国记忆,更是几代人的青春奉献。未来,816旧址将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更多的人了解老一辈人的奉献故事。
入口处,甘肃某核工业研究机构的退休员工刘玉霞正在等候参观。她这次来涪陵见老同学。她的同学都是为了国防工程才移居到这里的。
在闲聊中,刘玉霞得知金莉认识自己的同学,不禁感叹,“我们的人生轨迹都是随着父辈们的选择而改变的。国防事业就是这样,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但这是我值得骄傲一辈子的事情。”
816地下核工程旧址的检票员金莉,她的父母曾经服务于816工程
816地下核工程旧址的入口
解说员王芋七正在介绍控制室内部的情况。她爱人的姥爷曾负责816项目的外围保卫工作
816地下核工程内部的核发电厂旧址,原本设计成利用反应堆的余热发电
816地下核工程内硕大的引水洞。核设施的冷却水和饮用水,都靠这个引水洞从乌江引入
未启用的核反应堆
游客刘玉霞,甘肃某核工程研究机构的退休员工
本文信息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编辑/徐婷婷
责编/代川
监制/杜焱彦
总监制/涂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