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石油工人的杰出代表,大庆石油会战“五面红旗”之一朱洪昌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7月24日凌晨两点10分在廊坊逝世,享年89周岁。
朱洪昌同志,1932年3月2日出生,山东省莱州市人,毕业于抚顺钢铁学校,1952年5月23日参加工作,1952年5月光荣入党。1952年5月至1954年4月丹东抚顺铁厂工人、大连碱厂工人;1954年5月至1959年7月抚顺炼厂工人、钢厂工地代主任;1959年8月至1960年3月石油部西北一工程局三公司工地副主任;1960年4月至1965年3月任大庆工程指挥部中队长、水电指挥部副指挥;1965年4月至1971年3月任抚顺炼建公司副经理、胜利油田炼厂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河南炼建公司革委会主任;1971年4月至1976年6月任东北八三工程指挥部副指挥;1973年7月至1990年2月任石油部管道局局长;1990年3月至1992年12月任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副指挥。1993年7月1日于塔里木油田公司光荣退休。
朱洪昌同志在石油战线奋战了近四十年,先后参加了大庆石油会战、“八三”管道工程会战、塔里木石油会战。1959年荣获全国先进生产者荣誉;1960年荣获石油部标兵;1977年荣获石油部劳动英雄。曾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https://web.chinamcloud.com/hljdqytwhjt//upload/Image/sx/yw/kx/ldhd/2021/07/26/c29e231462454bc6b3605b8b86857c47.jpg?1627251022507)
大庆石油会战时期的“五面红旗”(左一为朱洪昌)
朱洪昌同志被授予大庆石油会战初期"五面红旗"之一。他所带领的工段连续7次获得油田建设“一级红旗”,并荣获“油田建设标杆队”、“钢铁突击队”等光荣称号,1959年出席了全国工业建设“群英会”。
他是中国管道事业的奠基者、创始人之一,八三会战过程中,他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和艰苦的工作条件下,亲自带领队伍迎接挑战,攻克难关。经过5年艰苦奋战,初步建成了东北输油管网,结束了中国没有长距离、大口径原油管道的历史,催生了新中国的石油管道事业。他是中国石油管道局第一任局长,他事事亲力亲为,为管道事业的发展作出杰出贡献,开创了中国油气管道建设与运营管理的新纪元。他积极推行油地共建,为廊坊市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他转战南北,饱经沧桑,参加塔里木油田会战,足迹遍及天山、昆仑,汗水洒遍浩瀚沙漠。他把自己的一腔热血和满腔忠诚,毫无保留地贡献给了祖国的石油工业和管道事业。
朱洪昌同志光荣退休后,关心党和国家的大事,为企业发展积极谏言献策,表现出了一位石油老前辈的崇高精神境界。朱洪昌同志平凡而又光辉的一生,是献身石油事业,为祖国石油工业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一生;是将毕生精力奉献给了祖国石油事业,为推动国家能源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的一生;是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在大是大非面前光明磊落的一生。
来源 大庆油田报
图片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有限公司
编辑 宋庆晨
责编 李艳艳
审核 张卫红 李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