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给我们提供了‘纠错’的机会!有了这个证明,银行的贷款应该能办下来了。” 日前,柯桥区某家具厂收到了区市场监管部门出具的“信用修复”证明,负责人激动不已地说。
原来,2015年,这家企业因为违规使用超期未年检的货梯而被处以罚款,并产生了失信记录。疫情期间,企业想通过银行贷款周转资金,但没想到这条保留了近5年的失信记录却成了贷款的“绊脚石”。
为了帮助企业尽快复工复产,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打开“信用修复”渠道,引导在2015年4月至2019年2月期间受过行政处罚的企业开展“信用修复”。获悉这一“好消息”后,该家具厂负责人第一时间向市场监管部门提交了“信用修复”申请并很快得到了回复。
据了解,“信用修复”是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机制,有利于深化放管服,推动信用建设规范化、系统化,进一步提升政府公信力培育诚信的环境。
通过摸排,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确定336家符合修复条件的企业,并通过公众号、电话及实地查找等方式一一告知相关事项,共收到修复申请180余件。经严格审核并结合社会公众意见,最终有178家企业信用被修复。“我们还将持续加大对失信企业信用修复的关注,在企业履行应尽义务的前提下,帮助恢复企业信用。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弘扬诚信文化,培育诚信环境,倡导柯桥区企业诚信经营,减少失信企业数量。”该局相关负责人说。
来源:笛扬新闻原创
编辑:许婷婷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