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区卫健局了解到,2020年,卫健系统共收到锦旗600面,表扬信268封。收获感恩的背后,是一年来全区广大医务工作者坚守医者仁心,倡导尊医重卫,合力共建健康柯桥的日夜坚守与付出,也是医患情深带来的难以言表的感动。
疫情防控显担当锦旗无声寄深情
“201床患者,病情危重,面罩吸氧下氧饱和度只有90左右,轻轻地转身对他来说也非常艰难,面色青紫,气急明显,却依然坚强地说我还好。”绍兴第二医院呼吸内科主治医师许云杰回忆道,援鄂期间,他们一直在鼓励这位患者要坚持下去,战胜病魔,早日和老伴、儿女团聚。而躺在病床上的患者吃力地抬起手抱拳向他们致谢的样子,让他们感动不已。
“那是一位78岁来自江苏的发热病人,腿脚有些不方便……”柯桥区中医医院大内科护士长冯霞至今仍记得,患者入住当晚,全身软弱无力,没精神,虽准备了尿壶,第二天推门进行晨间护理时,还是闻到了满屋的异味。“隔离病房里的患者没有家人陪伴,担心病人会感到焦虑,我能做的就是尽力满足他们的需求。”冯霞说,自那以后,每晚冯霞都会定时到病房为老人倾倒尿壶,还一边安慰患者。十几天后,患者顺利出院,患者的儿子托人定制了一面写有“关爱病人,亲切问候”的锦旗,特意送到了病房,以感谢住院治疗期间医护人员给予的悉心照顾、暖心关怀。
隔离病区是一个特殊的病区,疾病的传染性决定了医疗和护理操作的特殊性,一张张看不见的脸传递了世间最暖的温情,厚厚的防护服隔不断医护人员救死扶伤的“仁心”和患者理解支持的“感恩之心”。据了解,坚守抗疫一线期间,区中医医院隔离病区一共收治了300余名患者。在冯霞看来,“护理工作平凡普通,却肩负着挽救生命的重任。凡任务所需,使命必达。”
大爱无疆暖中韩濒危救治在绍兴
“大爱无疆暖中韩,濒危救治在绍兴。”这是绍兴市中心医院收到来自大韩民国驻上海总领事馆的一面锦旗。
事情要从2020年5月30日说起,一名在柯桥从事外贸工作的韩国客商裴先生突发颅内动脉瘤破裂,当天被紧急送到了绍兴市中心医院。危急时刻,医院立即开通绿色通道,紧急施行手术。最终,患者顺利脱离了生命危险,转危为安。
但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患者家属无法赶来中国陪护。经过绍兴市中心医院和大韩民国驻上海总领事馆的多次协调和沟通后,时隔五个月,这名裴先生终于返程回家了。在医护人员的护送下,送至上海虹桥机场,再由领事馆的工作人员陪同其回国。
2020年12月21日,大韩民国驻上海总领事馆领事千周成特意赶到了绍兴市中心医院,送上了这面鲜红锦旗,感谢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当绍兴市中心医院陈锷峰副院长和医生接过这面锦旗时,内心无比激动,他们说道:“这是患者的一份认可,今后将更加积极履职,更好地为病患服务。”
与川隔山海医爱越千里
“我院极为缺乏有经验的医务人员,而援川专家们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院某些专业的医疗空白。”去年,一批柯桥援川医师深情话别千里之外的金川,回到了家乡的怀抱。与他们一起回来的,还有一面写有“川越千里,情结医技”的锦旗和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
“行医者无疆,虽万里,吾往矣。”严志红、周园园、陈昭、陈杰锋分别是来自绍兴市中心医院医共体安昌分院、绍兴市柯桥区中医医院骨伤科、绍兴市中心医院医共体杨汛桥分院、绍兴第二医院医共体福全分院的医生。金川县观音桥中心卫生院,海拔2677米,离县城85公里,车程近2小时,是所有挂职医院、卫生院中海拔最高的。一下子从江南水乡奔赴到这样的高海拔地区,一连好几个晚上,几位医生几乎都彻夜难眠,陈杰锋医生还患上了感冒。“不能让环境先把我们打倒了。”4位医生将身体的不适抛之脑后,一转身就投入到了援川工作中去。
坐诊治疗、实施手术、夜间出诊、下乡体检、义诊巡诊……短短几天,他们就诊疗了160余名病人、实施了6例门诊手术。繁重的医务工作加上高海拔带来的缺氧,时常让他们累的喘不过气。
“我们在金川的时间虽不长,但我们想将我们的技术永远留下来。”为了提升当地卫生院整体医疗水平,4位医师做好“传、帮、带、教”工作,发挥所长,授人以渔,在服务当地居民的同时,主动开展教学,强化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理念,让援建医疗工作在金川县基层卫生院开花结果,惠泽更多的藏区群众。诊疗过程中,得知观音桥中心卫生院医疗物资比较缺乏,陈昭医师主动发起倡议进行物资捐赠,通过各种渠道,共筹集外科口罩、护目镜、脱脂棉球等物资共计价值2.3万余元。
四名医师援建行动只是柯桥广大援川医师的一个缩影,正如严志红所说,“与川隔山海,医爱越千里”,一批又一批的柯桥医师,川越千里,坚守初心,用实际行动书写下了“医者仁心”的最美篇章。
一封感谢信、一面红锦旗、一声感谢……传递的不仅是患者的感激之情,更是对医护人员无畏付出的赞许和肯定。作为医务工作者,可能在病魔面前回天乏术,但救治病人仍会竭尽全力,唯愿生命常被温柔以待。
来源:柯桥日报
编辑:贾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