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上午,记者沿着位于王坛镇青坛村六岸自然村的六岭古道前行,看到该村村民正用锄头、铁锹、土箕等平整古道。带头的村老会计陶水根告诉记者,村里修建六岭古道,村民积极性非常高,早上7点就来参加“义务劳动”。
六岸自然村有农户183余户、470多人。六岭古道从东侧穿越六岸自然村,历史上曾是稽东山区民众进出的交通要道。近几年来,伴随着全域旅游的兴起,一些乡村重新修缮荒废的古道,带动了一方经济。全长约4公里的六岭古道,在岭南的俞谢骆村段几年前修缮好了,遗憾的是岭北的六岸村段却依然被荒草掩盖,不仅村民上不了山,许多慕名而来的驴友们也只能半途折回。
据了解,六岸村山青水秀,有10多个古台门及不少古祠堂、古桥、古牌坊、古树,人文资源丰富。但由于各种原因,尚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与周边的南岸、冢斜等乡村比,美丽乡村建设已远远落后。为此,刚换届的青坛村两委会决定发动群众出资出力来建设家园。
春节之后,六岸村人自发组建了一个“我们都是六岸宁”的微信群,商量建设事宜。村民陶水根、董德强、陶兴康等率先发起募捐活动,用来筹集建设资金。从3月5日董德强第一个捐款1000元开始,到3月15日,共有120人捐款,共募集资金13.1万余元。
在村民陶水根建议下,青坛村两委和村民代表们讨论决定,这笔宝贵的捐款将首先用于六岭古道的修缮。在发动村民义务清理古道的基础上,再修缮破损的路墈、溪墈等,兴建景观节点,设置标志标识,使这条古岭道恢复往日的面貌,成为可以登山休闲的游步道。前不久天气晴好,每天有三四十名老年村民自发参加义务劳动。大家还树起了“诗画古村、人文六翰”的建设先锋队队旗,掀起了投工投劳建设家乡的热潮。
青坛村党支部副书记陶小纳告诉记者,接下来六岸自然村将积极争取政府部门支持,考察学习兄弟村庄的经验和做法,发扬“三牛”精神,急起直追,使六岸自然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在全区处于领先。
来源:柯桥日报
编辑: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