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北村位于稽东镇,由杨宅、黄家、应家、胡宅四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466家农户,总人口1453人。近年来,越北村一步一脚印振兴乡村,一桩桩民生实事提高村民们的幸福指数。先后获得省级体育小康村、市级卫生村、柯桥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等称号,幸福、美丽、和谐的“向阳越北”蓄势待发。
3月的稽东,乡村的活力伴随着春之气息尽情舒展。行走在乡村山野,处处绿意盎然,两者映衬出醉人的大美景象。
稽东镇越北村,一个深藏在大山深处的小山村,近年来,在村两委齐心协力之下,一改昔日“后进生”面貌,用实打实的变化赢得了村民的“大拇指”。
近日,记者来到该村采访,只见笔直的通村路伴着两侧绿意葱葱的景观树一直延伸到村子的另一头。文化广场上,孩童们在打闹嬉戏,老人们在树荫底下闲话家常,一派温馨的和谐景象。
春分前后,万物萌生。越北村300亩旱改水工程也展现了嫩绿春意。目前,已有60亩闲田山地摇身一变成肥沃耕地,错落有致、丘丘相接、块块相连。村民说,以前这里都是闲置土地,随着劳动力流出,大家收入也少起来了。老百姓讲经济实惠,把改造的田承包出去,坐在家里就有承包费。“旱改水工程让我们顺风顺水尝甜头。”村民裘秀妹的1亩多土地为她一次性带来了近6000元收入,看着闲置土地变成“真金白银”,她喜上眉梢。
该工程涉及近60户农户的土地,目前,村委已经与这些农户签订了三年租约,其中部分已统一打包租给来自嵊州的种粮大户,实现了农田增产、农民增收的“双丰收”。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主任杨国忠说,他们将继续对后备空间资源进行全方位的排摸,以“开一块+整一块”的思路,提高土地利用率,提升耕地质量,提高粮食产能,推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随着土地的盘活利用,村民们的钱包鼓起来了,日子过得乐呵呵的。“村里不光铺了路,安了路灯、建了广场,还建了文化中心、家宴中心,咱们村里的文化氛围越来越浓了。”谈起村庄的变化,村民杨秋亚很是自豪。村里的文体爱好者们还自发组织了“草根明星队”,给村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才艺的舞台。
“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让大伙儿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杨国忠的笔记本上,记录着大大小小的民生诉求和实事工程。记者看到,光是去年一年,村里喜事连连:杨宅自然村新建成文化中心,应家自然村家宴中心建造完成,胡宅自然村池塘边建起凉亭,此外,村里还新建起两个停车场。
建好基础设施只是村美民富的第一步,村两委开始在乡村旅游上动起脑筋,为村集体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增加输血功能。据了解,越北村盛产板栗,有520亩,是柯桥区有名的“板栗大村”。每年到了九、十月份,村民都上山捡拾板栗,买卖板栗,做板栗糕、糖炒板栗等等,颇受游客欢迎。杨国忠说,他们将以板栗为媒介,一方面发展村集体经济,开办板栗加工业,提高板栗附加值;另一方面挖掘村里的旅游资源,举办“板栗节”发展农村旅游,让村民们吃上旅游饭,为美丽乡村建设再提色。
来源:柯桥日报
编辑: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