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电影《入殓师》的上映让人们得以了解入殓师这个职业的不平凡,了解到他们的工作状态。这是一份庄严的工作,让逝者有尊严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站。日前,记者采访了90后的入殓师彭博,揭秘他作为一位遗体整容师鲜为人知的故事。
大学里学的是殡葬专业
彭博出生于1993年,是吉林白山人,毕业于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大学里学习的是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当初之所以选择这个专业是因为自己家里有亲戚从事殡葬行业,对这个行业有一定的了解,也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在家里人的支持下,彭博最终选择了殡仪专业并成为一名入殓师。
彭博告诉记者,在大一时,老师就开始用塑型泥教授人体各个部位的造型,像耳朵、鼻子、手脚等,因为遗体经常会有残缺,需要入殓师补齐这些残缺部位,另外还用猪皮、人造皮进行缝合练习,练习化妆等。
从事入殓师这个职业,就必须要平静地面对遗体,为了让学生们早日熟悉,大一时老师就安排彭博到北京的一些医院太平间给遗体换衣服。彭博说,第一次接触遗体,心里十分害怕,几乎是哆哆嗦嗦地给遗体换衣服,当时还和几个同学住在太平间边的宿舍里,晚上几乎不敢睡觉。就是在这样的历练中,渐渐地,彭博不那么害怕了,在大学期间练就了一手为遗体化妆、穿衣的技能。
让逝者体面地离开
给生者以慰藉
如今彭博从事入殓师的职业已经6年,为4000多具遗体化妆穿衣,体面地让他们走完最后一程,让家属得到了些许的安慰。作为一名入殓师,彭博见过形形色色的遗体,既有因车祸导致面目全非的,也有溺水全身水泡而肿胀的……彭博记得师傅给他讲过,在给逝者做整容修复时,其实也是在给家属做悲伤理疗,让逝者体面告别,给生者以慰藉,是我们职业送行人的职责。
彭博说:“当逝者家属看到亲人化着精致的妆容,穿戴整齐,体面地离开,悲伤之余感受到一丝欣慰,一些家属还会特地前来感谢我们时,会感觉到这份职业的伟大之处。”
在彭博的职业生涯中,一次入殓经历令他记忆深刻。那是一次惨烈的车祸,逝者是一位30岁不到的年轻女性,当天上班的路上,这位骑着电瓶车的女性不幸与大货车相撞被卷入了车底,上半身遭到碾压,头颅破碎,当场死亡。当彭博赶到现场收尸时,一片片地捡起碎裂的骨头带回殡仪馆,但是拼凑后发现头骨差了3块,虽然这3块可以用别的填充材料代替,但本着对逝者的尊重,彭博联系了家属,还是决定再到现场找一找。
当天中午,彭博和家属一起,到车祸现场附近搜寻,偌大的场地要找到几块小小的骨头谈何容易,经过一个下午的搜寻,彭博终于在路边的花坛里找到了三块头骨碎片,带回殡仪馆进行拼装。
该名逝者的脸部以及头颅已经完全压扁,面目全非,根据家属的要求,希望该名逝者能基本恢复原貌,体面地离开。彭博和几位同事一起,不仅要将逝者的面部、头颅恢复原状,还要化上淡妆。根据找到的头骨碎片,将头颅拼接固定,然后是复原面部。彭博和几位同事一起,一寸寸地缝合能够找到的皮肤碎片,残缺的部分就用假体代替,经过整整一天的努力,终于复原了逝者的基本面貌,为她化上淡妆,穿好衣服。当逝者母亲看到女儿的遗容时,眼泪止不住地往外流,一边喊着女儿的名字,一边悲痛欲绝送女儿走完了最后一程。办完丧事,这位母亲特地找到了彭博,表达了感谢之情。她说:“没想到你能把我女儿复原得那么好,让她有尊严、体面地离开,真是太感谢你了。”在那一刻,彭博真正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入殓师的价值与意义。
除了车祸,还经常遇到的就是溺水。彭博说不久前刚入殓了一位溺水的40多岁女性。该名逝者在水库溺水后浸泡多日才被发现打捞上来,送到殡仪馆后,彭博发现逝者的肚子胀得很大,脚趾、手指肿大,全身还有被鱼啃食过的痕迹,遗体浑身散发着恶臭,皮肤已经发黏,用手一碰,皮肤纷纷掉落,已经无法进行化妆。这时彭博将遗体肚子里的腹水和气体排掉,然后给遗体穿好衣服。像这样的肿胀、腐烂的遗体彭博接触过不少,从最开始的接触后呕吐、吃不下饭、害怕,到后来以非常平静的心态去面对,彭博说确实经历了一个过程,这期间令他感受到了生死的无常,令他对生命充满了敬畏之心。
至今没谈过恋爱
渴望一份感情
作为一名出色的入殓师,2018年彭博从山东一家殡仪馆辞职,当年入职位于平水的海丰花卉,像他这样的年轻职业入殓师,在海丰花卉有10多位,年龄都在30岁上下,他们奔波于各地的殡仪馆,做好入殓的外包服务。工作时,入殓师必须24小时值班待命,收到接收遗体的指令时,就必须马上赶赴现场。休息的时候,彭博和一同工作的几名小伙子爱打篮球,看电影,看书。由于职业的原因,彭博至今没谈过恋爱,更谈不上结婚。他说每年过年回老家,亲属们都想帮他介绍女朋友,可是女方一听说彭博是入殓师时,都摇摇头离开,特别是女方父母,对自己的职业尤为介意。公司的领导也为几位入殓师小伙子的婚事着急,打算给他们组织相亲活动。彭博说:“婚姻还是要看缘分,女方要接受我的职业,真正理解我这个职业的意义所在。”
来源:柯桥日报
编辑:陈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