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的“斜杠青年”:文艺青年是如何成为中共一大代表的?

2021-05-10 19:55:21  编辑:wangjun

1918年,王尽美在去济南求学临行之前,登上村前的乔有山,向家乡告别,望着东去的潍河水,思绪万千,留下了一首诗:

沉浮谁主问苍茫

古往今来一战场

潍水泥沙挟入海

铮铮乔有看沧桑

他的笔下,没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欢畅,唯有对时代的冷眼相观,在胸中郁结起一股热血豪气。彼时中华,国虽泱泱,萎靡倾颓,列强斜睨。

1898年6月14日,王尽美出生在山东省诸城市大北杏村的一个佃农家庭,原名叫王瑞俊。王尽美在还未出生之时,父亲突然暴病身亡。在他还未成年时爷爷也病故了,王尽美的奶奶只好去地主家当佣人,母亲则在家里日夜纺线挣钱糊口,艰难度日。贫苦的家境、地主家的盘剥和压迫,使王尽美产生了改变命运的渴望。

辛亥革命爆发后,进步的精神和思想吹拂着神州大地,王尽美学到的知识增多了,眼界开阔了,对周围的环境有了新的认识,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在一次辩论中,王尽美陈述己见:杀死一个袁世凯,还会有另一个袁世凯,在中国还有比炸弹更厉害的武器,那就是劳苦大众,如果唤起他们、依靠他们,就能战胜反动势力和外国列强。这一年,王尽美16岁。

王尽美

1919年,五四运动的风潮波及全国,身在济南的王尽美,成为山东学生联合会的领袖人物。他号召和组织同学罢课游行,进行示威演讲,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虎狼之心和北京当局丧权辱国的行径,号召各界民众誓死力争,奋起救国。

暑假期间,他回到家乡,私下运用亲友、师友关系作为联络桥梁,发动诸城各个学校中的活跃分子,联络组织了各界救国联合会,组织印发传单,限期禁绝日货,禁运内地物资出口。

在这波澜壮阔的革命洪流中,王尽美的爱国之情得到了抒发,他仿佛看到了祖国的希望。但是,这也使王尽美意识到埋头读书、不问政治,对于救国救民是杯水车薪。因此他也下定决心,把读书与革命活动结合起来,脚踏实地出真知。为将五四运动后的爱国反帝的进步分子组织起来,1920年秋,他与邓恩铭等发起组织“励新学会”,创办《励新》半月刊,积极研究宣传新思想、新文化。

王尽美参与创办的《励新》、《晨钟报》、《山东劳动周刊》等

五四运动中王尽美的行动,尤其是暑假回乡运用乡缘、亲缘关系作为联络纽带,在家乡培养了一批运动的骨干分子,亲历了五四运动从大城市辐射到落后乡村的巨大威力,锻炼了宣传和组织能力,其中对群众力量的认识和在运动中积累的经验都为他下一步的走向埋下了伏笔。

1921年春,在李大钊的秘密帮助和具体指导下,王尽美、邓恩铭等人在济南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在齐鲁大地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1921年6月底,王尽美与邓恩铭赴上海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会上王尽美汇报了山东党组织组建的过程,并对当时的形势和任务阐述了自己的思考和观点,谈吐儒雅从容,年轻充满朝气,给与会代表留下深刻印象。“贫富阶级见疆场,尽善尽美唯解放。”这是王尽美参加“一大”后写下的诗句,还将原名王瑞俊改为王尽美,以此彰显自己的志向。

王尽美和邓恩铭雕像

党的“一大”闭幕后,王尽美回到山东,他常常是白天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工作和学习,夜间到外面进行革命活动。后来,因为在学校的壁报栏上发表了一篇题为《饭碗问题》的文章,抨击教育制度的腐朽和教师的麻木,学校当局开除了王尽美的学籍。从此以后,王尽美脱离了学生生活,转而成为一个职业革命家,时年23岁。

1922年1月,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指派张国焘、王尽美、邓恩铭等参加。对于王尽美来说,苏俄一直是他向往的革命圣地,为了探索改造中国的道路,王尽美想去亲眼看一看革命后的苏俄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会后,王尽美和其他代表留在苏俄,进行了近半年的参观学习,他从耳闻目睹的事实中,看到了自己祖国的希望和未来。

列宁接见邓恩铭与王尽美

中共二大后,王尽美被留在中共中央机关,分工专做职工运动工作,他成为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书记处负责人之一,参与制定《中国劳动法大纲》,随后王尽美被秘密派往山海关开展工人运动。

山海关没有党组织、没有工会,这里的工人按地域划分帮派、四分五裂。对于一个年仅24岁的共产党员来说,只身一人来到完全陌生的环境,面对复杂的情况,要想开展工人运动异常艰难。王尽美化名刘瑞俊,来到山海关铁工厂,成为一名最底层的学徒工,白天他勤劳务工,晚上就开办工人夜校,一边为工人补习文化,一边向工友宣传革命道理。

王尽美用浅显易懂的道理,说出了工人们的心声,很快与工友们拉近了距离。接着他开始逐步地讲解马克思列宁主义,号召大家破除狭隘的帮派成见,团结起来掌握自己的命运。没过多久,听王尽美讲课的人越来越多。

1922年9月,王尽美发起成立了秦皇岛矿务局工友俱乐部。至此,山海关和秦皇岛地区的工人,在王尽美的领导下组织起来,为京奉铁路工人运动的高潮,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1922年10月9日早上8点,王尽美同工人俱乐部成员一起,带领着1100多名工人,冲上了山海关车站西面的铁路……

罢工运动

正当革命事业扬帆起航时,一个不幸的消息却突然传来。在终日奔波与艰苦的生活中,王尽美积劳成疾,感染了肺结核病。那时肺结核几乎是一种不治之症,其死亡率高达65%。当时即便是最高明的医生,也只能实施保守疗法,前提是病人要保证良好的营养和充分的休息。但是王尽美不但没有治疗,还依然奔走于胶济铁路沿线,深入组织开展工人运动。

1925年7月,党组织把病情迅速恶化的王尽美送到了青岛最好的医院进行救治,然而一切都无法再挽回这个年轻的生命。

1925年8月19日,山东青岛,一位年仅27岁的青年躺在病榻上,弥留之际,他留下了庄重的遗嘱:“全体同志要好好为党工作,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和共产主义的彻底实现而奋斗到底!”1925年8月19日王尽美同志逝世,终年27岁。

1961年8月21日,董必武同志在去武汉途中,深情地怀念起王尽美,在列车上挥笔写了一首《忆王尽美同志》的诗:

四十年前会上逢

南湖舟泛语从容

济南名士知多少

君与恩铭不老松

董必武《忆王尽美同志》

以国家和民族复兴为己任,王尽美同志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王尽美同志用27个春秋把自己的一腔热血抛注在神州大地上,将自己的赤子丹心刻在历史的丰碑上,用青春点燃了共产主义胜利的火种。前人之勇,我辈承继之;前人之绩,我辈愧享之;前人之名,我辈当记之:“你们山东有个王尽美,是个好同志。”——毛主席在青岛视察工作时特意讲起。


来源:共青团中央

编辑:王君

终审:吴总

热门评论
打开笛扬新闻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赵如浪调研柯桥经开区、鉴湖旅游度假区:坚持规划引领产业先行 打造领跑竞跑“主引擎” 2021-05-08 20:45:45
陈豪在数字政府改革工作例会上强调:系统集成推进改革 努力创出亮点特色 2021-05-08 21:46:57
陈豪督查工业小区“低小散”整治提升工作:下定决心 彻底整治 努力助推领跑竞跑 2021-05-08 19:36:48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2021-03-24 16:13:50
100年前的“斜杠青年”:文艺青年是如何成为中共一大代表的? 2021-05-10 19:55:21
明确了!跨区域来浙人员可续种疫苗,严管这类船员 2021-05-10 19:38:06
浙工大-东盛慧谷第一期科研学术交流会举行 2021-05-10 16:41:11
绍兴市第一届幼儿足球表演大赛落幕 2021-05-10 16:10:08
周末最高温将升至36℃!柯桥或将迎来今年首个“高温日” 2021-05-10 15:45:48
第一高楼打造柯桥新地标!柯桥国际中心项目建设完成 2021-05-10 14:56:12
没看够!下载个笛扬新闻呗!
笛扬新闻 柯桥传媒集团 立即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