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街名片:平水镇地处绍兴会稽山北麓,紧邻绍兴市区,素有“古越平水,养生福地”之美誉。现有3A级景区化示范村2个,市级五星达标村21个。去年成功创建浙江省4A级景区镇、浙江省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工作成绩突出集体、绍兴市“闲置农房激活”工作先进乡镇,绍兴市生态文明建设突出贡献集体,生态底色越擦越亮。
近年来,在创建省级农业特色型美丽城镇中,平水镇立足优越的生态基础和丰厚独特的人文特征,坚持美丽为基、文化为魂,充分发挥“柯桥南客厅、绍兴后花园”区位优势,倾力打造“浙东唐诗之路”等文化品牌,创建全国美丽宜居小镇、全国卫生镇、省级生态镇、省级文明镇、省级森林城镇、省级竹林强镇、省级茶叶强镇等荣誉,描出了一幅美丽城镇建设新画卷。
绘就现代版“稽山耶溪图”
一条“浙东唐诗之路”历经于此,既是地理意义上的路,也是一条飘逸着翰墨清香的思想文化之路,而平水则是这条路上熠熠闪耀的明珠。千年古刹焕发新生,5月7日,平水镇拆迁办迎来一个好消息,六天时间,平江寺里头自然村拆迁提前清零,签约率100%,征迁面积约1.4万平方米,涉及72户农户。
据了解,建设云门文化苑是平水打造“浙东唐诗之路”第一重镇的重要一环。云门文化苑将以“山水人,诗书画,儒释道,琴棋茶”为主元素,通过科学种植树木,打造五彩植被景观,构筑诗一样的美境。未来,这里还将推出一台“诗心自在、问禅云门”实景歌舞剧。与云门有关的众多历史文化名人、高僧大德行吟于山水间,以与众不同形式或全息化高科技方式,向世人展示云门寺的历史和辉煌。
云门文化苑的新蓝图是平水镇深入实施浙东唐诗之路三年行动计划、打造美丽城镇的一个缩影。该镇紧扣“诗画”“山水”“佛道”“名人”四大主题,凝练彰显“诗心自在”的平水文化内涵,坚持保护、传承、利用并举,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序启动云门文化苑建设,通过串珠成链、文化赋能、美美与共,绘就现代版“稽山耶溪图”。
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这里,凭借一汪碧水,不仅是欧冶子铸剑、西施采莲之地,更为绍兴输送着源源不断的饮用水;这里,也因水源地保护,如今有了源源不竭的绿意和创意。
乘着“全域美丽、全域旅游”美丽乡村建设的东风,王化村长塘头自然村以其秀丽的风光和淳朴的乡风民情,吸引了宁波金秋年华在线健康服务有限公司前来开发康养项目,探索闲置农房盘活新模式,勇挑当地村民养老重担,将数字技术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打造民宿养老、集中照料、农产品营销三大中心,高质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到目前,该公司已经投入几千万元,租下了民房200多间,并按照“原地原景、修旧如旧”的原则,已经装修并对外开放民宿70多间,将沉睡资产变增收活水。
一花独放不是春。平水镇充分发挥域内生态资源优势,打造集农旅文旅、文化创业、现代农业、康养于一体的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带动农村蝶变、产业升级、农民增收,真正使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引导农业产业“同康笋”“海丰花”“日铸茶”加快发展、精深加工;今年已签约落地梅园·春、浙江茶业学院等重点项目10个,其中绿城桃源里酒店、申越智慧农业先导基地2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正加快建设,嵋山闲置农房盘活试点成为全国样板;推出平水文化旅游专题宣传片,举办古道登山、峡洞漂流、海丰菊醉等30余场特色鲜明的主题节会,引爆旅游市场……努力把平水建设成为魅力人文带、黄金旅游带、美丽生态带、富民经济带、合作开放带,打造成为浙东唐诗之路上最耀眼的“明珠”。
来源:柯桥日报
编辑:陈曦
终审:邵荣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