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多年前,为了制服钱江潮,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县委、县政府启动了气势恢宏的围涂工程,为柯桥区发展打开空间,也形成了彪炳千古的“围涂精神”。
艰苦奋斗启动围涂
1969年1月8日,绍兴县实施“六九丘”围涂,拉开大规模围垦海涂的序幕。由于围涂通常选在潮位较低、农活不紧的冬季,且要在退潮后7至10天内一气呵成,所以经常采用大兵团作战,据不完全统计,共有46万多人次参与其中,多次出现万人以上的围涂大会战。广大群众团结一致,不怕苦、不怕累,赤脚踩在冰冷刺骨的水中,连续将上百斤的石块挑上海塘,虽是数九寒天,场面却热火朝天。
1968年冬,全县发动4万多人围垦海涂“六九丘”
1985年以后,围涂逐步由人工变为机械,即用泥浆泵冲填代替人工挑石筑堤,用巨型土工编织袋灌泥代替山石作为挡潮防冲的材料,工作效率大为提升,参与人数大幅减少。至2008年,全县共开展19次围涂工程,共围成海涂14.36万亩,占今天柯桥区总面积的近十分之一。围涂中,也逐渐形成了“艰苦奋斗、团结拼搏”的“围涂精神”。
至1995年,全县已围海造田11.6万亩
百折不挠守护海塘
围涂工作并非一帆风顺,在强风和巨浪双重冲击下,海塘多次面临危机。特别是1974年8月20日,13号强台风挟天文大潮袭击海塘大堤,情况危急。数百名干部群众不顾自身安危,第一时间上堤抢险,一次次以血肉之躯对抗滚滚潮水,却依然有30多处海塘被冲毁,包括城南公社党委书记等46人牺牲。事后,绍兴县即刻动员数万人修复缺口。由于正值一年中高潮期,围堵难度陡增,多处缺口反复填堵都以坍塌告终,广大围涂群众不屈不挠,想尽办法,最后靠外围筑堤,减弱潮势,才成功合拢缺口。一代代围涂人前赴后继、尽心竭力地在暴风雨中守护千里海塘,赋予了“围涂精神”“百折不挠、不怕牺牲”的精神内涵。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徐长洪纪念碑
尊重科学推进开发
绍兴县在围涂同时,也注重对海涂资源的综合性开发。农业开发始于20世纪70年代,以临时垦种队等形式试种粮油作物,并陆续移民居住,至1976年1月,共移民2172户9654人,并成立马海、新围两个公社。1978年设立海涂区(后改为越北区),先后开办6个国营农场,成立17个临时垦种队。20世纪90年代,已围成的海涂面积全部得到开发利用,开发项目包括以稻谷、瓜果、蔬菜为主的种植业,和以淡水鱼、虾等水产养殖为主的养殖业。“海涂瓜”“海涂鱼”等称呼成为一代人的记忆。
海涂西瓜大丰收
工业开发始于1976年,垦区出现一些区办、乡办、村办企业,主要经营食品、建筑、纺织等产业。2002年6月,滨海工业区正式挂牌成立,海涂区域的工业开发脚步大大加快,逐渐成为全县的工业集聚区。2010年,启动印染产业集聚工程,滨海工业区又成为国际一流的绿色印染基地。从“农垦”到“工垦”,数十年间,海涂地区就从一片不毛之地变成全区最重要的工农业基地,“围涂精神”又增添“尊重科学、与时俱进”的时代内涵。
2002年6月27日,滨海工业区正式挂牌成立
四十年里几度磨难,沧海之间几多英雄,围涂围成的不仅是千里海塘,更是千古精神。2007年9月,绍兴县召开庆祝治江围涂40周年报告会,正式将“围涂精神”的核心内涵概括为“尊重科学、艰苦奋斗、团结拼搏、百折不挠”。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代代相传、历久弥新,激励着全区干部群众科学施策、团结协作,领跑竞跑,为推进“融杭接沪”战略,跻身全国“十强区”不断努力。
来源:柯桥区史志研究室收集整理
编辑:王君
终审:范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