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历经磨难的少年,一身忠骨,用满头白发换来300万平方公里蓝色国土的安宁。著名核动力专家、中国核潜艇首任总设计师彭士禄院士说,“干事业就要有点冒险精神,只要三七开,有百分之七十的把握就可以干,不然等什么条件都齐备、没困难、没问题了还要你去干什么?不干怎么能冲破旧的,创造新的?”
01
彭士禄失去双亲时还未满4岁。
小时候的许多事,彭士禄都不太记得了,但1928年3月的一天刻在他的心灵深处。
那天夜里,屋外暴雨倾盆,奶妈王婵忽然把熟睡中的他从热被窝里抱出来,背着他冲出房间,一头扎进密不透气的雨帘,彭士禄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不许哭!”奶妈狠劲地低声命令着。小士禄从这特别的声音中听出点不同的意味,赶紧闭住了嘴巴。
穿透密集的雨声,远处传来叫嚷:“彭家人抓到一个杀一个,一个都不能留,要斩草除根。”
这一天,敌人攻入“农民运动大王”彭湃创建的海陆丰革命根据地,彭士禄的家乡海丰城和紧邻的陆丰城相继被敌人攻陷。
彭士禄是彭湃的第二个儿子,刚出生时,父亲为他取名彭赤湿,寓意红色的后代。
1929年8月24日,彭湃在上海市新闸路经远里十二号二楼主持召开中共江苏省军委会议时,因叛徒告密被国民党反动派勾结的帝国主义租界工部局巡捕逮捕。
酷刑之下,彭湃视死如归,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给党中央写了最后一封信,信中言:
我们在此精神很好,兄弟们不要因为弟等牺牲而伤心,望保重身体为要。
此时,全国各地,起义纷起。
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到1928年底,全国各地的革命群众,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和残酷的屠杀政策,先后发动了一百余次武装起义。这些起义有的取得了胜利,许多则因敌人的残酷镇压或准备不足而失败,但都在不同程度上打击了敌人,扩大了革命影响,为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初步基础。
02
1933年,8岁的彭士禄照了人生中的第一张单人全身照,拍照地点在汕头石炮台监狱。这张照片被登在了当年的广州《民国日报》上,旁边有两行字:共匪彭湃之子被我九师捕获。
8岁的彭士禄,不太记得自己生父母的模样,但他有很多“爸爸”“妈妈”“阿哥”“阿姐”。虽不能亲手养育他成长,烧毁了地契、带领农民起义的父亲彭湃和同样投身革命的母亲蔡素屏,在当地百姓心中,是带来希望的光。
乡亲们横下一条心,说什么也要把彭湃同志的根苗保住。
被抓进石炮台监狱前,为了躲避追捕,彭士禄被转了二三十家,有了二三十个爸爸妈妈。乡亲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将彭士禄安全交给党组织。
面对四面八方的追捕,这一切谈何容易。在经历了近4年入狱、遭受毒打、流亡、乞讨的生活后,彭士禄找到了家人、找到了组织。
1939年,十几岁的他,第一次读上了书,第一次读到了一首诗:
莲花银瓶耸奇峰,
龙津水浅起潜龙。
且待中华腾飞日,
再谱新曲慰农工。
他第一次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自己的父亲彭湃。
彭士禄深受震撼。也许,对父亲的真正理解,源于此刻。
后来,彭士禄在第一次见到父亲照片时,在照片背后写道:这是中国革命英勇的斗士!这是光荣的共产党员!这是我的爸爸——彭湃同志!
03
1940年年底,历经万般磨难,彭士禄抵达延安,度过了黄金般的青春时光。
只上过两年书的彭士禄学习很吃力,但他属牛,有个倔脾气。
于是,每天清晨,在上学的路上,总能看到彭士禄独自一人走来走去背书的身影;太阳落山后,依然是他,站得笔直,默读着手中的书。
终于,期末考试,“优秀”的评语如期而至。
后来,依据当年学的三角公式彭士禄脑海中储存、排列和推导出无数的数学公式,他说,这些基础都是在延安中学打下的。
他和同学互帮互助的学习事迹甚至被延安《解放日报》写成专题文章刊载。
1945年8月1日,各方面优秀的彭士禄加入中国共产党。
那一刻,他想起了父亲彭湃,一位家有良田万顷的富家子弟,为了唤醒农民,烧毁地契铺约,还地于民,旷古未闻;想起了了母亲蔡素屏,一位富商家庭温婉贤淑的大家闺秀,和丈夫共同投身革命,坦然为信仰赴死;想起了彭家的亲人们,在父亲彭湃精神感召下,前赴后继,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想起了为了保护他,献出生命的毫无血缘关系的“亲人们”。
这个历经磨难的少年,眼中含泪,握拳起誓,将信仰、责任、人民、国家放在了自己生命的前面。几天后,1945年8月6日,美国向日本投掷了第一颗原子弹,代号为“小男孩”。
04
原子弹爆炸的余波深深影响了世界。
彼时,钱三强在法国研究裂变;王淦昌在浙江大学讲述原子核物理的奥妙,听课的学生中有一人叫程开甲;彭桓武在爱尔兰工作;朱光亚刚刚从美国回来...
他们心中不约而同在想同一件事:发展中国的原子事业。
1951年8月中旬,以优异成绩通过留苏考试的彭士禄,与300多名从各个学校品学兼优的学生中选拔出来的中国首批正式留苏学生一起,肩负祖国和人民的期望与重托,由北京出发,乘火车前往苏联留学,学的是化工机械专业。
“那个时候,同学们可以说是在拼了自己的小命学习知识,有一次,刚刚考完试大家去检查身体,有些同学在抽血时,竟然都晕了,因为实在太累太紧张。”与彭士禄同时赴苏联留学的阮可强院士回忆说。
就在彭士禄刻苦学习化工机械专业之时,1954年,美国核潜艇试航成功。
它仅使用高尔夫球大小的铀块做燃料,就能一次航程6万海里,如果以柴油为燃料,则需要装90节火车皮。
1955年1月15日,一块石头被带到了中南海,毛泽东主席见到它,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做出了建立和发展中国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决策。
1956年的一天,马上要毕业的彭士禄,被正在苏联访问的国防部副部长陈赓召到大使馆,告诉他,中央已经决定选一批留学生改行学习原子能核动力专业,并问他:你愿意改行吗?
彭士禄答:当然愿意,只要祖国需要。
1958年2月,第三机械工业部改名为第二机械工业部,简称“二机部”,钱三强担任副部长,自那时起,此后被誉为两弹一星元勋的一批科学家坚守了一份比生命更宝贵的事业。
05
当时,中国研制核潜艇是把希望寄托在苏联的技术转让和援助上。但苏联拒绝向中国提供研制核潜艇的任何资料。
1962年2月,彭士禄开始主持潜艇核动力装置的论证和主要设备前期开发,当时,中国在这方面的知识近乎为零,在这种状态下搞核潜艇全靠四个字:自教自学。
彭士禄深知,研制核潜艇,仅凭一腔热血是不够的,需要把自己和别人已有的经验技能进行转化,同时吸收新的知识。
彭士禄针对团队大多数人只会俄语不会英语,而外文资料大多为英文的情况,组织了英语学习。大家每天早晨5点多钟就起床背英语单词,上厕所也在背,夜深了还要背上几遍新学的单词才去就寝。这样边学英语边看与各自专业相关的英文资料,经过两年努力,团队成员基本都过了英语关,摸清了国外核电站、核动力装置的基本情况。
1963年7月25日,美苏英三国签订了《禁止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试验条约》,想要扼杀中国的核事业。
难道他们真的放弃了核试验吗?当然不是。他们已经掌握了更高端的技术,把核试验转移到了地下。
面对这种形势,中国只能抓紧时机提升速度。不低头,更不下跪!
中央决定,先攻克原子弹和核导弹,核潜艇列入调整项目。
06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冲天的怒焰聚成了一朵蘑菇。
幼龙终于长大,发出了第一声龙吟。而沉睡在海底的巨龙渐渐苏醒。
1965年,核潜艇研制工程重新上马。
中央决定,第二机械工业部负责重新研制潜艇核动力装置,彭士禄担任核潜艇动力研究室副主任兼副总工程师。与此同时,中国潜艇核动力研究工作最早的奠基人赵仁恺,也调到了这里,担任研究室副总工程师。
左起赵仁恺、彭士禄、黄纬禄、黄旭华
从此,这两位研究潜艇核动力的“老总”,成了科研工作上一对情同手足的伙伴。中国核潜艇的“龙头”系统——核动力装置的研制工作,便在他们的带领下,全面展开了。
07
祖国西南某地的一片丘陵山峡谷,就是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所用原子反应堆的第一个试验地。
汽车从西南某地出发,越过崇山峻岭,经过长途跋涉,眼前出现了大山所夹的一片丘陵地带,参差错落地耸立着一些高大厂房和普通楼群。
彭士禄和他的战友们就是在这里留下了数不清的足迹。
作为我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他要做的决策同样数不清,“彭拍板”的美誉也是从这里开始的。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的拍板绝不是“盲动主义”,更不是心血来潮。
他随身带着计算器,据他的夫人马淑英讲,他经常为一个公式的推导,一个数据、参数的计算而通宵达旦,忘我忘食忘掉一切,他的拍板是建立在数据化和理智的基础上的。
08
1970年7月18日,我国自己设计制造的第一座核潜艇陆上模式堆将于18时开始升温升压。
这是一次历史性的试验,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试验。
启堆三天前,周恩来总理主持召开了中国核潜艇工程史上著名的中央专委第十三次会议,听取陆上模式堆启动运行准备情况汇报。
汇报持续了两天。
离开会场时,周总理握着彭士禄的手,沉吟了一会儿,说:“记住,你是海丰人,永远不要改名换姓。”
“记住了,总理。”彭士禄哽咽回复。
周总理要他记住是海丰人,因为海丰是中国早期农民革命运动的摇篮,是第一个建立中国苏维埃政权的地方,海丰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要他永远不要改名换姓,因为他是彭湃的儿子,也是人民的儿子。
09
2021年3月22日12时36分,彭士禄在北京逝世。
3月28日,北京八宝山。
根据他的遗愿,一切从简,不举办追悼会。
当天北京天气不好,大风扬沙。
预想中简单的告别仪式,来了足足一千多人。认识的、不认识的,年轻的、拄着拐杖的......一位老者涕泪横流,颤颤巍巍走到彭士禄遗像前说着:“你怎么就先走了呢?怎么就先走了?”回复老者的,是堂外哽咽的风声。
3月30日,渤海湾。他的骨灰与夫人的骨灰一同撒向大海。
3月31日,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两台机组在海南开工建设。中国的核事业澎湃发展着。
10
中国海岸线总长度超过32600千米,横跨22个纬度带,所有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公里。
有无核潜艇,对这32600千米、300万平方公里、960万平方公里是天壤之别。
报国之路,科学第一。那些意气风发的少年,现如今已白发苍苍,或已逐渐散成满天星光。但换来的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中国。不论你是否知道他们的名字,是否听过他们的故事;你所处的盛世,立于他们的忠骨之上。
噫吁嚱,又何妨,两鬓斑。青春买梦终无悔,只为中国永少年。
来源:共青团中央
编辑:王君
终审:吴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