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贸市场:强化疫情防控,护好群众“菜篮子”
农贸市场是人流、物流较大场所,更是疫情期间重点防控区域。我区各农贸市场如何“守小门”,护好群众“菜篮子”,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在柯桥区裕民农贸市场,记者看到,不仅实施了亮码、测温、戴口罩等防控“常规动作”,而且市场门口的大屏幕上,客流总量、商户信息、商品检测等信息都一目了然。
随后,记者来到柯桥区兴越综合市场,绝大部分经营户与市民均按规定佩戴口罩进行交流交易,对于个别未规范佩戴口罩的人员,市场巡查监督员还会主动上前劝导。“根据防控要求,我们加强了管控,严格落实市场经营户早上开市前测温,对消费者实行‘一码一测一口罩’,同时每天定期进行全场消杀。”柯桥区兴越综合市场经理陈琳军说。
农贸市场守好疫情防控“安全门”的背后离不开柯桥区市场监管局以“人防+物防+技防”科学、精准、有效地提升农贸市场疫情防控工作。
截至目前,全区37家市场全部完成数字化道闸安装,为加强全区农贸市场人员场内人员管控,区市场监管局作为全市“越市安”试点单位,通过与省卫健委大数据比对,对人员三天一次核酸检测、健康码、疫苗接种等信息进行“哨点”监测,通过线上提醒线下核查对场内人员实施精密管控。
此外,全区37个农贸(农批)市场、56个提升改造的室内农产品集散中心都已被纳入监管范围,通过910个电子监控全实时、全过程、全方位监管,对市场进行动态分析。如发现进场未测量体温,场内人员未戴口罩,场内消毒杀菌、环境卫生不到位等问题,平台系统可当场截图、录像保留证据,及时通报市场进行整改。
“信息掌握得更加清晰,更有利于精准化防控疫情。”柯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市场监管系统将进一步落实好“守小门”职责,发挥疫情防控“哨点”作用,定期和不定期开展明察暗访,进一步筑牢全区疫情防控安全网。
餐饮门店: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保障顾客用餐安全
涉食单位特别是餐饮门店“防控门”的严防实守关系市民健康和防疫大局。“欢迎光临,请您配合出示健康码、行程码。”记者还没有迈进北岛海鲜姿造(柯桥店),工作人员就迎上来,提醒着每一名入场顾客查码测温,登记相关信息后,才放行进入。
记者注意到,进店用餐的顾客对于经营者提出的扫码、测温要求非常配合,很多消费者为了减少排队等候入场的时间,还没有等店员提醒就主动准备好了两码。“现在疫情防控形势比较严峻,配合防疫要求是我们应尽的义务。他们守好‘入口’,是对我们负责任,也是对自己负责任。”一位胡姓顾客告诉记者。
为倡导践行文明生活方式,共筑健康防线,3月14日,区商务局就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商贸企业疫情防控工作的告知书”,督促指导商超、酒店严格落实“戴口罩+扫场所码+测体温+环境消毒”疫情防控“四件套”。
此外,部门还结合疫情防控督导检查,督促商贸企业落实守小门、进口物防、公筷公勺、暂停宴席等疫情防控关键环节。“检查中发现大多数企业都能自觉按照通告要求从严从紧做好防疫工作,比如酒店都已经停止了宴席承办,都在按规定实行消杀,但也发现有商贸企业员工口罩佩戴不规范,守小门不够严格,对熟人,诸如员工、快递小哥等,未能做到每次进出都严格检查等问题。”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下一步,区商务局将继续联合属地进行回头看,确保防疫措施落实到位,对区内重点商贸场所“守小门”、商贸进口物防进行持续检查,督查全面落实最新管控各项要求,筑牢商务疫情防控网。
电影院:筑牢电影放映场所安全严密防线
疫情防控期间,为了让群众放心走进影院、安心看大片,电影院做了哪些努力?日前,记者走进柯桥万达影院看到,观影群众正排队出示健康码、行程码,测量体温后便可进入影院。此外,“一米线”“一场一消”等影院疫情防控常态化措施也均落实到位。
“入场查验观众健康码行程码时,如行程码带星号必须要出示48小时核酸报告,观影人数也严格控制在了50%以内。”柯桥万达影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全体员工每天都要进行体温检测,并且每周要进行核酸检测。
据了解,为了应对当前疫情风险,让影院可以有序稳定营业,我区有力推动影院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落实落细,确保电影市场持续安全有序稳定。区委宣传部组织对全区9家电影院开展疫情防控巡查督导,对员工健康监测管理、场所疫情防控措施、观众进出入管理等各项工作进行了针对性指导,进一步畅通政企疫情防控信息渠道,加强信息共享,引导影院科学应对、精准施策、动态调整。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每个市民都应该积极履行疫情防控的义务,在此提醒广大市民,在进入农贸市场、超市、电影院、餐饮店等公共场所的时候,要主动亮码、测温,配合商家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将防控措施融入日常生活中。
来源:笛扬新闻原创
编辑:王君
审核:陈芳
终审:吴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