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柯桥部分市民的“健康码”颜色变黄,并且接到了疫情防控提示短信。记者了解到,健康码转为黄色的市民主要是因为自3月28日以来曾去过嘉兴市海宁、桐乡、海盐等疫情风险区,存在一定的疫情感染风险。为此,区防控办提醒广大市民,如果发现自己的健康码变色,请不要紧张。
“健康码”变黄该如何转“绿”?
那么,“健康码”颜色变黄该如何转“绿”?区防控办表示,根据全国疫情情况,有关部门会通过大数据分析协助疫情防控工作。如果市民在同一时段,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在同一区域附近范围内共同停留超过10分钟,即时空伴随。无论是身体上擦肩而过,还是通讯信号上的漂移,市民都会被列入健康排查对象,健康码便会变黄。
持有“黄码”的人员需尽快到瓜渚路529号的应检尽检点进行核酸检测,并向所在社区报备,戴好口罩前往核酸检测点,注意与他人保持“一米线”距离。完成“三天两检”,即做了2次核酸检测且2次检测时间间隔大于72小时,并且结果均为阴性,系统就会解除“黄码”,转为“绿码”。
健康码“黄码”人员应尽量减少流动,自觉暂停聚餐、参会等集体活动。不得进入酒店、商场、超市、车站、机场、电影院、KTV、酒吧等各类公共场所,以及学校、各类监所、养老院和福利院等特殊场所。
通知为密接人员该怎么办?
当前,国内疫情依旧呈现多点散发,局部聚集高发的态势,波及面较广。绍兴上虞、越城两地相继发现确诊病例,很多市民感觉心慌慌,打电话咨询:如果被通知为密接人员该怎么办?隔离有哪些注意事项?为此,记者联系到了区疾控中心,就这些热点问题进行了解答。
据悉,如果市民与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曾有过近距离接触且没有效防护措施,比如共同生活,同乘汽车、飞机、高铁、轮船等交通工具,或在办公室、车间、教室、食堂、电梯等同一场所有近距离接触,或在密闭环境下共餐、娱乐等情况,可能会被判定为密切接触者。最终会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并结合公安、工信等部门提供的大数据信息,依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案,判定密切接触者,并及时追踪和管理。
当接到疾控部门电话,通知市民为密接人员时,市民先不要恐慌,一定要配合疾控部门,如实告知个人信息、与感染者接触时的具体情况、之后的轨迹以及同住人员、共同用餐人员等。随后,要尽快准备日常生活用品、衣物、慢性病药品等进行行李打包,等待社区转运通知。在转运过程中,需要规范佩戴口罩。
目前,按照国家防控要求,密接人员需要进行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观察。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14天里,建议市民可以和家人多打电话、发信息、微信聊天等;规律作息,有静有动,劳逸结合。静可以阅读、看电影、听音乐等,动可以在房间内坚持每天适量运动;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记得按时服药,不要随意停药。
如果情绪难以自行调整,可以向心理热线及专业心理医生寻求帮助,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目前开通有24小时心理援助服务热线,如遇心理压力或情绪问题,可以拨打热线85157777、96525进行咨询。
如何查询是否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
针对如何查询自己是否与病例共同乘坐过公共交通的问题,区疾控中心表示,请关注已公布的感染者具体行动轨迹。此外,可以在手机支付宝App搜索栏输入“同行自查”,可一键查询到在14天之内是否与“密切接触者”、确诊、疑似患者共同乘坐过公共交通工具。需要注意的是,流调人员不会询问个人财产等与疾病传播不相关的问题,否则可能是诈骗。一旦遇到类似情况,建议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流调获得的所有个人信息都是严格保密的,保护个人隐私是医学伦理和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法律的明确规定。
区疾控中心表示,疫情形势严峻,也呼吁市民近期减少流动,非必要不前往疫情风险区及周边区域,加强自我保护,积极主动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因防控工作需要对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也请予理解。
来源:柯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