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悠悠坂湖畔,柯桥区实验小学坂湖校区挖掘并整合区域内外艺术资源,大胆植入了符合新时期大教育观的曲艺快板作为学校特色校本课程。开设快板课一个学期来,快板特色初见成效。目前,参与的学生人人会打,个个能上台表演;不少孩子还学会了自编自演。快板进课堂,快板上舞台,校里校外快板声声,既惹眼,又悦心,还怡情。
小快板打出大文化
近日,记者来到区实验小学坂湖校区采访,班级内、社团里、课上、课下,小快板的身影随处可见,小快板的清脆声响总让人精神振奋。只见孩子们挺胸收腹,笑容可掬,七片竹板在双手中上下翻飞,铿锵的节奏、饱满的激情,高潮迭起,精彩不断。
据介绍,学校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快板艺术引入校园,早前,已多次聘请杭儿风喜剧汇创始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杨子健进校开展“走进快板”的专题讲座,并给全体音乐老师进行教学指导。同时,结合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老师们创编以优秀传统文化“五常·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的“三字经”,分别为《三字经·仁》、《三字经·义》、《三字经·礼》、《三字经·智》、《三字经·信》。
“这五部分内容,在学生熟能成诵后,结合快板,让校园规范在文字的韵律和竹板的清脆声中大放异彩。”学校老师罗单丹告诉记者,有礼有爱的“快板”形式,让平日里调皮捣蛋的孩子也迈进了文明有礼的大门,手打口唱中,德育就这样潜移默化地发生了。
学校还专门组织校骨干教师把选用和改编相结合,编写了一套符合学生实际的快板教材——《妙手握板,坂上生花》,并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对教材进行修正和充实。课程还通过融入记忆、理解、创新的元素,让孩子们个个兴致勃勃。“我学习,我快乐!”、“快板手中拿,知识全装下!”他们说。
快板声中听“双减”
快板走进实验小学的课后服务时间以来,每个孩子都上手击打快板,感受从几块轻薄的竹片的互相碰撞中擦出悦耳的丝竹声。这些历尽沧桑的古老声乐,久经不衰,或与古诗词为友,亦或与儿歌相唱和,在“双减”的背景下使小小快板绽放出艺术的花朵。
“每到课后服务时间,教里室、走廊上、操场外……校园里欢声笑语、精彩不断,我们总会被孩子们的笑容和热情感染,感受到很多力量。”这是区实验小学教师杜丽妃发出的感叹。学校为了实现课后服务提质增趣和五育并举的大合声,将快板进校园活动与课后服务有机结合,每周四课后服务时间20分钟,晚托教师进行授课。
此外,结合校园快板特色,升级校园红色研学活动,让学生在全新的情境中去体验、观察,获取一些感性的知识和情感认识,再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将所思所想所感创编成快板唱词,用微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优秀作品上传红色网上游服务项目中,打造了一个实验小学“红色研学、快板汇报”的专场。
来源:笛扬新闻原创
编辑:王君
审核:陈芳
终审:邵荣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