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浙江自然博物院打造的“24小时博物馆”在杭州开放,第一晚,就吸引了700多人前来参观。
这是全国第一家24小时开放的国有博物馆。孩子们兴奋地在这里看昆虫和矿物标本,但最引人关注的,是通过高科技沉浸式体验“元宇宙剧场”,包括AI增强现实、多媒体动画和科学绘画、声音装置和体感互动游戏等多种展示手法。孩子拿起一张植物图片扫一下,就能看到这种植物的生长过程。
共同富裕不只是物质富裕,也是精神富有。当前,为了让更多市民就近便利地找到公共文化空间,浙江正高质量建设品质文化生活圈,在探索共同富裕的路上,“文化”成为重要的一环。
家门口的“公共文化”
最是书香能致远。走进杭州钱塘江畔的乾嘉书房,就好像走进一幅宋画中,书房的气质均源于宋韵文人诗意生活观念。在这里,既能吟咏、焚香、抚琴,亦能挥毫泼墨。在书法、篆刻等传统文化教学外,这家书房还免费举办公益讲座、文艺演出、艺术公开课,同时提供数字阅读、视听体验、展览展示、智慧旅游等多种服务。
截至2021年,杭州各地已布局94家城市书房,这些书房有不同的合作主体,风格各异,但都具有“城市客厅、市民书房”的社会功能,都是全民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并可享受相应的政府优惠政策。
书店和图书馆不仅是建筑,更是一座城市的文化符号。这里输出文化氛围,甚至历史和精神,影响着整个城市里的人。2018年,浙江图书馆联合全省各级公共图书馆,打造了浙江省公共图书馆信用服务平台及“信阅”服务品牌。全省读者无需办卡、无需交押金,即可享受信用借还服务。利用互联网和物流体系,图书借还实现零跑路,并支持全省通还,图书可就近归还到全省任何一家县区级公共图书馆。这一创新服务成为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在图书馆领域推行的特色服务。
2020年,“信阅”服务从线上延伸到线下,重点布局在省内交通不便、阅读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舟山多岛,温州、台州、金华多山水,交通受地理环境影响,“信阅”服务加快推动优质图书资源向基层下沉,消除城乡阅读差别。自开通服务以来,“信阅”累计借阅数最多的前3位用户,来自宁波和台州。目前,“信阅”用户覆盖除港澳台以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46个地级市,包裹最远送达4000多公里外的西藏地区。
共同富裕,不仅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如何让文化成为助力共同富裕、美好生活的样板,浙江各地都有自己的探索和妙招。在硬件提质增量基础上,文化惠民活动更是精彩纷呈。
近年来,嘉兴子城遗址公园荣光再现,嘉兴文化艺术中心、马家浜文化博物馆等一批标志性文化基础设施建成开放。歌剧《红船》、舞剧《秀水泱泱》在国家大剧院演出;报告文学《红船启航》入选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作品。同时,持续实现文化服务保障的普惠、均衡,连续八年在浙江全省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评估指标排名中位列第一,并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四连冠”。这些工作,持续擦亮着精神富有的成色。
不久前,嘉兴发布“精神富有·润心在嘉”十大标志性项目,围绕“改善”和“保障”两个着力点,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来不断拉高需求的下限,使得社会各群体都能得到平等发展的机会,都能共享时代发展的成果。例如,“候鸟护心——新居民儿童关爱行动”主要聚焦新居民儿童随父母在嘉生活、学习过程中,存在无人监管、安全隐患大的情况,希望通过开展专业化社会服务项目,有效提升流动儿童课余时间安全性、教育性。
“一、二、三,转,面带微笑,背要挺直!”在杭州市萧山区新塘文化馆,“文化管家”正带领居民们学习民俗舞蹈,还有居民穿上戏剧服饰,在小剧场排练。据了解,“文化管家”是一种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模式,立足基层文化站,老百姓提需求,政府出资购买服务,由社会文化机构向老百姓提供文化宣传、培训讲座、活动策划等,解决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乡村文化培养农民画家
广大乡村对精神富裕的追求,并不逊于城市。
绍兴市云松村村口的那株千年大银杏,见证了这里从落后村变成3A景区示范村。今年,银杏树边的公共阅读空间“树兰书屋”落成。敞亮的落地玻璃窗,亮绿色的布艺沙发,简洁明快的设计风格,和都市的审美更近一些,而一抬头,人们看到的却是乡村老式建筑的木头屋顶。村里的干部指着大厅里的机器介绍,“通过网络即可和市里的图书馆联网,完成借阅和还书手续。”目前,村里正酝酿给这个阅读空间引进咖啡业态,好让来这里的游客坐下来,脚步慢下来。
面临人口外流带来的“空心化”,如何重新寻找乡土文化的个性与基因,与时代发展产生新的融合,构建新的乡村美学与乡村生活,成为许多返乡创业青年与外来者孜孜不倦探索的新课题。
“不到两小时,2999套余东农民画《中华腾龙》数字藏品全部售罄!”5月的一个晚上,浙江省衢州市余东未来乡村运营官余斌看着被抢购一空的销售页面,惊喜不已。
余东村是一个“农民画村”。上世纪70年代,衢州文化馆下乡组织绘画培训,给余东村民播下了艺术的种子。50多年来,余东村民白天拿锄头、晚上拿笔头,描绘家乡山水、农村生活,村里的农民画家也从最初的10多人发展到300多人,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毕加索”。农民画家余春良说,现在光靠外出给人绘墙画,一年就有超过10万元的收入。女儿、外孙女在他的影响下,都喜爱上了农民画的创作。
近年来,在政府的积极帮扶下,余东村农民画走出村庄,走进北京恭王府博物馆,走到了国外文化艺术节,为村民带来文化自豪感和幸福感的同时,还形成了具有余东村特色的农民画产业,开发了80多种文创产品,把农民画“搬”上了手机壁纸商城,实现了从卖画到卖版权、卖文创的转变。
村民们用画笔在自家墙上作画、在村道两旁作画,结合未来乡村的建设,快速崛起成为网红村,游客纷至沓来。2021年,余东未来乡村农民画及衍生品产值已实现3000万元,村集体收入突破100万元,呈现出村集体和村民增收的双赢发展态势。72岁的村民余统德说:“大伙儿实现了家门口就业,钱袋子鼓了。”
在杭州桐庐县芦茨慢生活体验区,放语空乡村文创综合体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山间汇聚了13位国内外建筑师作品,青瓦房与周围竹林、树木、田地以及远山相得益彰,实现了当代建筑与自然乡村的对话。
艺术家民宿、胶囊旅馆、创意书房、失恋博物馆等汇合成乡宿文创综合体,当地成为一群年轻人的乡村艺术试验场,相继举办了乡村音乐节等近百场艺术活动,许多外地游客专门跑来拍照。据村干部介绍,“艺术乡村”是芦茨打造美丽乡村3.0版的一个重要抓手,有了公共文化空间,就有丰富的文化生活,村民的生活方式与生活品质也得到了提升。
95后王茵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芦茨工作,“很多人说,我们这一代是最幸福的,因为享受到了美丽乡村建设的红利。实际上,我们的下一代是最幸福的,在乡村不仅有富足的物质生活,更有富足的文化生活”。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许婷婷
审核:叶红
终审:沈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