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昌古镇保护公约》带动下,古镇保护建设有理可循,多点开花了。”昨天上午,记者来到安昌古镇采访,看到工作人员正对照公约对沿街店铺进行日常巡查,文化保护、消防安全等曾经头痛的老大难事项都有了清晰的规定。
这得益于安昌街道人大工委在迭代升级人大代表联络站中,不断深化“代表茶座”品牌建设,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把人大制度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和治理效能。
据悉,“代表茶座”是安昌街道代表联络站独有的选民接待模式,利用“茶座”这一有效载体,积极培育人大代表调解员,为群众交心谈心、提出建议、化解矛盾提供场所,深入推进基层民主实践,不断探索自治、德治、法治有机融合的基层治理新模式。
“以茶为媒,化忧解难,拉近和选民的距离,更能听到群众心声。”街道人大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有选民前来反映古镇游客多、小商铺多,用火用电频繁,容易成为火灾防控盲点的情况,为此,街道人大工委多次走访研究,最终敲定了这份《安昌古镇保护公约》。
“代表茶座”不光面向前来反映问题的选民,同时,每天打开门欢迎过往游客,游客可以进来“坐一坐”,与代表交流,这种更加开放的模式也使代表能够更广泛地获取信息,让“代表茶座”迸发新活力。
作为全市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建设9个试点单位之一,安昌街道在迭代升级人大代表联络站中,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以代表茶座为载体、以法治小镇建设为契机,不断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为数字人大贡献安昌力量。今年以来,安昌街道全面更新软硬件设施,实现联络站数字化“蝶变”。同时,依托柯桥区人大“全过程民主·智能化议事”平台,以“智能议事推动共同富裕”项目活动为载体,开展了“增就业·促共富”“环境共富·代表共议”等一系列智能议事2.0版活动,形成了代表和群众全过程参与推动共同富裕的新途径。
来源:柯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