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长廊】兰心戏院
2014-10-07 10:21:07
在圆明园路上曾经有一座兰心戏院,是上海历史最悠久的剧场之一。
▍图/文:黄浦区档案馆
在圆明园路上曾经有一座兰心戏院,是上海历史最悠久的剧场之一。
上海开埠不久,租界里的外侨组成了业余剧社,演出西洋戏剧。1866年“浪子”和“好汉”剧社合并,成立了上海西人爱美剧社(Amateur Dramatic Club),简称A•D•C剧社,并获得资助在下圆明园路(今圆明园路)诺门路(今香港路)交叉口建造剧场。他们用木板建屋,虽很简陋,却是在中国土地上出现的第一座西式剧场。1867年3月1日剧场建成,取名Lyceum Theatre.先后演出过30多场话剧。
1871年3月遭遇火灾,剧场付之一炬。之后,剧团募集资金,在博物园路(今虎丘路)重建新的剧场,1874年1月27日落成开演。三层楼的剧场用耐火砖与石料建成,有两层装饰精致的楼座,后台十分宽大,台上张挂可以移动的布景片,道具多用实物。开幕之日,A•D•C举行了多场演出。之后也有不少其他外国团体和个人在此演出音乐、舞蹈和歌剧。这时人们才将Lyceum音译为中文“兰心”,剧场就取名“兰心戏院”。全新的场地,悦耳的音响,变幻的灯光,立体的布景,华丽的服饰,让中国观众耳目一新。从1874年到1929年,单是A•D•C剧社在兰心戏院演出就有180多场,其中有短小的独幕剧,也有多幕的长剧,如《风流寡妇》、《三剑客》及萧伯纳的《你永不能说》等。1890年基督教在华传教士大会在这里举行,有445名传教士出席。
随着上海电影业的发展,戏剧演出逐渐衰微,兰心戏院也因此门庭冷落。1929年戏院以17.5万元的价格出售,1931年在法租界蒲石路(今长乐路)营建新购地重建新戏院,即今日茂名南路57号的兰心大戏院。
原戏院即被业主拆除营建大楼,并以“兰心”取名为Lyceum Godown。大楼为7层钢筋水泥建筑,主要提供出租。国民政府外交部驻沪办事处、舟山轮船公司等机构曾设在此。1956年3月起,由房管部门管理。1980年代后,麦加利银行和汇丰银行上海分行租借该大楼的部分房间办公。
(《档案长廊》每周一刊载)
在圆明园路上曾经有一座兰心戏院,是上海历史最悠久的剧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