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长廊︱亚细亚大楼
2015-03-17 13:40:59
档案长廊︱亚细亚大楼
图/文︱黄浦区档案馆
延安东路外滩有一座方正沉稳、华贵典雅的楼房,它就是昔日闻名遐迩的亚细亚火油公司所在地。因为它的门牌是外滩1号,又是民国初年外滩最高大的建筑,所以被称誉为“外滩第一楼”。
黄浦江与洋泾浜交汇处丰裕洋行的两幢3层楼房
早年,这里是黄浦江与洋泾浜的交汇处。1847年,美商以500银元租下这里2.5亩地,后来丰裕洋行建造起两幢3层5开间楼房。至19世纪末,这里的产业先后归属业广地产公司和英商麦克倍恩公司,兆丰洋行、旗昌洋行、轮船招商局曾经在这里办公。
1890年前后的外滩,左侧为丰裕洋行
1913年,麦克倍恩公司投资兴建新楼。马海洋行设计,裕昌泰营造厂施工,1916年竣工。新楼占地面积1739平方米,建筑面积11984平方米。7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外观为古典主义风格,并具有浓重的巴洛克特征。以东南转角为主轴线,作东、南两侧对称设计。立面纵横多变,两侧立面均作正中凹进的竖三段设计,又勒腰线作横三段设计。一、二层外墙贴花岗石,形成基座;中段为圆拱长窗,并于凹进部分构建阳台和半圆形铁栏;上段为爱奥尼克柱式阳台。在顶层大挑檐之上,有铸铁栏杆围起的露天平台。东、南两侧大门各有4根爱奥尼克立柱分列,内门又以小立柱支撑,门上有半圆形涡旋状雕花券顶,整个入口作巴洛克装饰,显得华丽、富贵。建筑俯视为回字形,中有天井,环周办公用房,内侧为走廊。楼层高敞,分间较大,过道宽阔,马赛克地坪。天井四壁和过道墙面均贴白色瓷砖。走廊窗高2米,使空气对流畅通光线明亮。楼内电梯、水池、锅炉、水泵等设施一应俱全。
1916年落成的亚细亚大楼
新楼落成后,初称麦克倍恩大楼,俗称麦边大楼。1917年,此楼大部分租给了亚细亚火油公司,并在正门挂上亚细亚公司的标志。此后,人们习惯称之为亚细亚大楼。
1926年的外滩,左侧为亚细亚大楼
亚细亚火油公司是一家英商贸易公司,总部在伦敦,1907年在上海九江路7号成立办事处。公司在华业务迅速扩张,销售的石油占中国需求量的四分之一,1917年进驻外滩1号。30年代,义品放贷银行、雷士德遗产管理委员会、汤森会计师等也在大楼内办公。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侵华日军占领外滩1号,强行接管亚细亚火油公司。抗战胜利后,亚细亚火油公司卷土重来,经营业绩超过战前。
上世纪90年代的外滩1号
1950年,中国石油公司华东分公司接管外滩1号。1959年起,上海冶金设计院、上海市房地产管理局、上海市丝绸公司等入驻。1996年起为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美国友邦保险公司、上海银行等机构使用。大楼于1989年列为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单位,1996年与外滩建筑群一起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外滩1号今貌
延安东路外滩有一座方正沉稳、华贵典雅的楼房,它就是昔日闻名遐迩的亚细亚火油公司所在地。因为它的门牌是外滩1号,又是民国初年外滩最高大的建筑,所以被称誉为“外滩第一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