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视点︱跟着大唐走长城

2015-01-21 15:58:53

 

 

大唐视点︱跟着大唐走长城

图丨唐士龙  文丨曹虹霓

 

 

上下二千年,纵横十万里。长城,以它巍巍雄姿、坚强不屈的性格,象征着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力量。一块砖、一条石、一筐土,耗费了千百年的时光和无数人的血汗才构筑成的世界奇观,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勇敢坚强和勤劳智慧,是我们的祖先留给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最丰厚的文化遗产。

 

 

 

 

 

 

今天我们印象中的长城都是明长城,明朝在“外边”长城之外,还修筑了“内边”长城和“内三关”长城。“内关”长城以北齐所筑为基础,起自内蒙古与山西交界处的偏关以西,东行经雁门关、平型诸关入河北,然后折向东北,经来源、房山、昌平诸县,直达居庸关,然后又由北而东,至怀柔的四海关、与“外边”长城相接,以紫荆关为中心,大致成南北走向。“内三关”长城在很多地方和“内边”长城并行,有些地方两城相隔仅数十里。

 

 

 

 


那一年的冬天,我们夫妇俩踏上了心仪已久的长城摄影之旅。山高林密路险,冬去春又来,长城上又多了一对南方蛮子的身影。虽然,脱下戎装多年,但在潜意识中,也许还是和威武雄壮的长城最最契合。春季花、夏季绿、秋天红、冬天雪,一幅幅我心中的长城在定格。金山岭、望京楼、盘龙山、箭扣、北京结、鹰飞倒仰、板厂裕、程子裕,一个个边塞雄关,一道道边墙,都成为我的镜头中的主角。

 

 

 

 

 

 

曦中,遥远的路途,崎岖的山路,在前行中,我们期待着、向往着。长城以其雄壮之美和充满野性的阳刚之气,吸引着天下的影友。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拂晓,在零下二十多摄氏度的寒风中,面对著名的箭扣长城,迎着初升的太阳,多娇的江山,让我们兴奋、让我们陶醉,让我们更多了一份对长城的情怀。二千多年的修筑,五百多年的风雨沧桑,长城就像中华民族的脊梁,屹立在华夏大地上。

 

 

 

 

 

万里长城万里长。一次次面对长城,我都会有新的感受。长城之旅虽然艰辛,但也颇有乐趣。因为长城,我们结识了许多情系长城的同道中人,亦影亦友。特别是北京著名的长城摄影家魏建国先生和摄影家庄伟先生,给予我们夫妇俩很大帮助。在老乡的炕头上,大家喝着牛栏山牌二锅头,谈长城侃摄影;在前行的山路上,大家背着大画幅相机携手相助。而每一次分手,更期待着再次在长城上相逢。

 

与著名长城摄影家魏建国先生(右二)


与保护长城志愿者张鹤山

 

走近长城,我们真诚地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关心长城、爱护长城、保护长城。

 

大唐视点︱跟着大唐走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