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念做打练身段,细描祥云、绘青花…… 今年,首府各中小学积极开展中华文化进校园活动,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学生作品
在乌鲁木齐市第79小学,美术课已脱离课本,老师将青花瓷元素融入,利用课堂将这一中华文化进行传承。老师给学生们一些图纹花式,让学生们自由发挥创作,提升创造力、创新力。
“围棋使用格状棋盘及黑白棋子进行对弈,棋盘上有纵横各19条直线将棋盘分成361个交叉点,棋子走在交叉点上,双方交替行棋,落子后不能移动,以围地多者为胜。”在市79小五年级二班教师里,夏老师在投影仪上打出了围棋的棋谱,给学生们上着数学课,老师用围棋棋盘给孩子们讲封闭曲线的指数问题。
据了解,将中华文化融入各学科,是市79小今年教科研月的主题,从9月起,语文课、数学课就成为首批试点的学科,经过两个多月的时间,语文、数学、音乐、美术已完全将中华文化进行融合。为学生们创造更好的传承中华文化的学习环境。
同样,在乌鲁木齐市42小也有一群擅核雕和掐丝珐琅的学生。在教室中,六年级学生李东阳左手攥着一枚长4厘米,宽2厘米的橄榄核,右手持磨钻,小心打磨下橄榄核渐渐有了小船的模样。
六年级学生李东阳打磨橄榄核
市42小总务处副主任贺蕾介绍,目前学校开设了剪纸、核雕、面塑、掐丝珐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让孩子们在学习中认识、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化。
学生制作手工艺品
市教育局学生工作处处长孙茹介绍,弘扬中华文化,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希望工程。市教育局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城乡学校少年宫和学生社团为载体,以各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以“一校一品一特色”建设为目标,积极探索推进中华文化进校园的多种途径,逐步使传统文化精神在青少年中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今后,市教育局将继续大力推进中华文化进校园活动,把中华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活动中,渗透到德育、美育、社会实践中,努力提升新时代学生的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
来源:广电融媒体
记者:马仁婷
新媒体编辑:左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