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不用背书包
家长下个app就可以掌握孩子在校的动态
这些都是学生and家长的梦想
现在科技已经无处不在
学校里也不例外
小编今天打算聊聊
这些出现在校园里的“新玩意儿”
首府教育系统正在打造的智慧校园,全市近60所中小学、幼儿园纳入我市智慧校园项目试点学校,让先进的信息技术走进课堂,为学生、家长、学校三方提供便利。
电子投屏
在市130中学的智慧课堂里,老师正在向同学们演示新引进的智能采编仪,这台机器可以将纸质文字直接投屏到黑板上。
这让高一学生郭佳毅感觉非常先进,他说:“平时做笔记的时候,我们都是要写很长时间比较麻烦,有了这个采编仪之后,就会很方便地把老师上课的一些笔记直接收藏下来,放到我们的电子书包里面,就有利于我们课下再去查看,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
高一学生吴艺文告诉记者,学校之前配备的电子书包平板电脑配合采编仪使用更加方便。
她说:“用了这种电子书包之后,就可以有一种独立的思考空间,可以把里面的错题收集到错能错题库里,下课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进行小组讨论,不会再像以前很多人都到办公室向老师询问,就很方便。我们现在的学习氛围,学习环境都是比较先进,很幸福。”
市130中学信息技术教师高鹏举说:“采编仪在学校共有两台,如果对于教学效果促进明显将在校内普遍使用,这个智能采编仪有六大特色,方便了老师的备课以及上课。老师直接可以将书本上的所有内容转化成电子版的,方便使用也方便操作,给老师省下了很多的时间,让老师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当中去。电子书包,老师所讲的内容以及布置的作业都会发布到上面,可以进行一个实时的反馈,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这两个智能产品都是我们智慧校园里边的结晶,相辅相成,既方便的老师也方便了学生,对于我们的教学来说有很大的帮助。”
同样,在市第79小学,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智慧课堂法宝——电子班牌。
电子班牌
二年级语文教研组长郭静介绍,这个电子班牌不仅能发布重要的学校、班级通知,还拥有记录学生到校、上课以及和家长互动的功能。
市79小学副校长刘开贤说:“从2016年开始把智慧课堂引入校园,这是第一步,我们最终还是要落在教学水平提高上面,和清华附小有一个合作项目,利用清华附小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它的优质课,老师可以看,孩子和家长也可以看。这个项目要是做好了,就真正实现乌鲁木齐教育和北京清华教育的同步,真正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乌鲁木齐市教育信息服务中心主任张东说:“乌鲁木齐2018年9月开始在全市近60所学校推行智慧校园项目试点,共推行近15个项目。试点项目进行了有将近半年的时间,教育不仅仅是书本上的这种知识性的教育,我觉得这个信息化手段能够更有效地促进我们教学效果,更科学的指导学校的这种管理和教育教学。尤其对于这种薄弱学校来说,更利于他的弯道超车。能够快速的利用这种网络的这种资源或者科学手段,缩小和名校之间的差距,让更多的孩子受益,整个教育均衡化的实现”
来源:乌鲁木齐广电融媒体
记者:马仁婷 张婷 也斯博勒
新媒体编辑:逄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