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是全国第二十四个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乌鲁木齐各中小学分别开展突发事件安全演练及自救互救培训,让学生们通过实践增强自救互救能力。
0325 中小学生安全教育
隐患险于明火 启动消防应急预案
在乌鲁木齐市第127中学操场上,学生们正在进行消防安全疏散演练。当校园响起“火情”预警信号时,学生、老师在1分20秒内迅速撤离到安全区域。随后,消防员还向学生们普及了在火灾中如何自救、如何使用消防器材等知识。市第127中学学生聂荣泽说:“通过这次演练,我学习到如何逃生、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等相关知识,提高了我防火、救火的消防意识,也明白了隐患险于明火的道理。”
地震体验馆 防震知识学以致用
活动当天,学生们还在市第127中学的校园安全科普体验馆内,通过实践亲身感受了地震、火灾等模拟现场,将安全教育知识学以致用。
市第127中学学生王若羽说:“地震体验系统让我近距离感受到了地震真的很可怕!这次活动很有意义,让我了解到很多防震知识。”
据了解,这座校园安全科普体验馆目前是全疆首座校园综合性安全科普体验馆。由校园综合性安全知识介绍、交通安全知识、防震减灾、消防应急预案等四个板块内容组成。
市第127中学安全办公室主任王刚介绍,市第127中学的学生每周都有一节安全课,他说:“学生在这里学完所有的课程之后,我们会对孩子进行评价,希望每一位学生能够提高安全意识,在地震来临时,反应迅速,行动有序,自救有方。”
据了解,目前我国未成年教育自救互救意识的普及率还不到1%,与欧洲国家相比有着较大差距。市教育局副局长王宗江介绍,举办以自救互救知识为主题的演练活动,主要就是让学生在突发事件情况下,能在第一时间正确施救,降低青少年儿童安全事故的发生。市教育局副局长王宗江说:“安全教育宣传月内,我们针对乌鲁木齐各个中小学开展自救互救、应急疏散、防震减灾和消防演练等活动,根据每个区县的特点,建立不同的安全科普体验馆,通过安全教育,让孩子们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与孩子息息相关的7类安全知识
家长速看!
犯罪分子拐骗孩子,上学、放学的时间段需格外警惕。
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在马路上跑闹、玩耍。
不要到河边、水库、池塘、水井等危险的地方玩耍,必须有家长陪同。
不要在标有“高压危险”的地方玩耍,不要乱动、乱接电线、灯头、插座。
家长不在家时,不准使用煤气、液化气灶具等。发现火灾不得逞能上前扑火,要及时报告大人或报警。
购买有包装的食品时,要看清商标、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三无”食品、过期食品一定不要购买食用。
不购买、不借阅内容不健康的书刊、报纸、光碟、录像带,不看低级趣味的电影、电视。多读健康的书刊,多看乐观的节目。培养文明行为,抵制消极现象。
来源:乌鲁木齐广电融媒体
记者:张婷 也斯勃勒
新媒体编辑:安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