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麦屿街道港口工业区,玉环友谊锻造机械厂里热火朝天。一边是锻造车间机器轰鸣,生产如火如荼;另一边,新厂房项目即将完成桩基部分。厂区的火热程度丝毫不逊于7月的高温。
“新厂房有5层,建起来后,我们的容积率能从原来的0.56提升到1.44,可以新增年产10万套的生产线,未来企业也能有一个新发展。”企业总经理林建峰说。
友谊锻造机械厂占地仅10亩,受锻造生产机器的承重限制,原来的厂房是铁皮结构建筑,与港口工业区内众多小微企业别无二致。然而,这家锻造厂是第一个响应“五化一提升”改造、启动“零地技改”的企业。
大麦屿街道港口工业区建成约有20年历史,友谊锻造机械厂是最早落地的那批企业之一。尽管已有多年历史,企业却一直未能升级厂区,迟迟无法提高产能。“锻造厂都是小企业,升级改造涉及到的政策、手续很复杂,靠我们自己去改太难了。”林建峰直言道。
因此,去年底大麦屿街道向企业宣传“五化一提升”,林建峰没有太多犹豫就同意了,从签合同到完成拆迁仅花了三个月。“这个过程我们基本不用操心,从设计方案到后续审批,都是街道的办事员跟进代办,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我对这个速度太满意了。”
“友谊锻造”主要做汽车零配件的锻造粗加工,眼下企业已接近满负荷运转。尽管市场形势还不错,林建峰明白仅靠粗加工前景狭窄,他计划在新厂房投用新设备,并全部用于深加工,在为客户提供更优服务的同时,预计产值也能新增500万元。
改造效果图
林建峰说,“零地技改”投入了1000多万元,成本不小,小微企业确实需要下很大的决心,但他认为这是一笔有回报的投入,企业能有一个更好的发展环境,值得改!
在大麦屿街道港口工业区,仍有不少容积率较低的小微锻造厂,难以迈出改造提升的脚步。“相信‘友谊锻造’成功提升容积率后,会形成一个示范效应,带动其他企业加入到改造的队伍中。”大麦屿街道发展服务办公室副主任周煜说,随着“友谊锻造”顺利推进改造,港口工业区还将陆续启动博田铜业、中星数控等企业的“零地技改”项目。
作者 | 金迪 姚守约
实习生 | 黄晗伊
编辑 | 李婉琳
一审 | 苏 鸥
二审 | 苏委婉
三审 | 林楚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