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感而发,为家乡的台州乱弹大型现代戏《我的大陈岛》和《追星者》写下观后感《青春无悔绽芳华》与《仰望那颗最亮的星》;他抒怀乡情,把对故乡山海的思念寄托在文字中,写出一篇篇家乡题材的散文;他重温军营时光,用从容的笔触讲述军旅人生难忘的一段段故事……
万兴坤摄于国家大剧院
玉环人万兴坤,67岁,大校军衔,军龄37年,现定居北京。一直以来,万兴坤始终怀揣着对文学的热爱,回顾生活中的沉淀与积累,满怀深情地写下记忆中的人和事。
万兴坤,有着广泛的兴趣。他是军旅书法家、作家,却自称是一位业余爱好者,“闹着玩而已。”他不愿谈及这方面的情况。因为文学写作并非他的本职工作,只是作为生活中的一种乐趣。
万兴坤的老家在玉环,中学读书时,他曾是班里的宣传委员,负责出墙报,办“学习园地”,作文参加学校比赛获过奖。19岁入伍之初,在解放军总后勤部工程部队。先后当过文书、卫生员、排长、干事、秘书,在被称为“北大荒”的大兴安岭农垦部队代过职,曾任总后勤部政治部纪检部副部长,最后在军事医学科学院某研究所政委岗位退休。
万兴坤在新兵连戴上领章帽徽第一次拍照
摄于1976年4月河北涿县(涿州)新兵连,前排左一为万兴坤
26岁那年,万兴坤的军旅生涯迎来一个重要转机。这年4月,他作为基层单位报道员参加总后勤部新闻骨干培训班。培训结束,跟随总后勤部宣传部负责新闻工作的王宗仁一行赴基层部队调研。回北京不久,经王宗仁推荐,他正式调入总后勤部政治部办公室工作,主要从事政工研究。
万兴坤说,王宗仁老师分管负责总后勤部新闻工作成就卓著,特别是系列重大典型的宣传。他又是著名作家,曾获鲁迅文学奖,是自己生命中遇到的贵人。在万兴坤心目中,王宗仁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辈,对晚辈的帮助扶持是真诚无私的,一有采写任务,王宗仁总忘不了他。
彼时,万兴坤的工作与生活被浓厚的文学氛围滋养着,与他共事的同事和领导,于他而言,亦师亦友。著名编剧、作家马继红曾与他在同一办公室工作,当时他的直接领导乔秀清是作家、诗人,曾获冰心散文奖。
“共事的那些日子里,我耳濡目染,被他们工作之余的创作激情打动,也想写点什么。”万兴坤第一次尝试文学创作,作品是万余字的报告文学《战火里的思念》,写的是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第四军医大学学员雷伟在前线代职见习期间,经受战争血与火的考验,讲述他和山东籍战士小李子在“猫耳洞”对母亲的思念。此作文学创作也让他与采访对象雷伟结缘,至今两人仍保持着联系。
多年来,万兴坤受到王宗仁、乔秀清等前辈、同事的指导、鼓励和帮助,对文学写作始终抱有热情。
后来,因工作岗位和职务变动,万兴坤一度无暇顾及文学创作。但他的心底总有一处位置留给文学,留给他最爱的散文。
退休以后,万兴坤有了自己的空间与时间。一次疗养,他深度游览西安临潼等地的名胜古迹后,写了《骊山烽燧遐思》《鸿门古村寻迹》《观壶口瀑布》三篇散文,王宗仁看后直接写信推荐给一家报纸的副刊编辑,均被陆续刊发。
“没想到,三篇稿子刊发后,编辑特地来电问我,如还有什么稿子可以直接提供,并鼓励我继续写。”万兴坤坦言,这令他甚为感动,重新点燃了他藏在心底的写作激情。
他的写作灵感,来自于多年生活与工作中的沉淀与积累。
万兴坤有个保持多年的习惯。在职时,他经常出差,每到一地,便注意搜集各种信息,包括图片资料。退休后,他回顾过往生活,写自己工作中有过亲历接触、最熟悉、感受最深的题材,先后发表百余篇散文,共20余万字。
万兴坤在新疆军区某边防连
新疆军区某边防连《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诞生地及歌词曲石碑
他曾写下《新兵下连第一天》《别样的芳华》《八一节收到父亲电报》《热血男儿边关情》《踏破边关驱阴霾》《在边防连过生日》《边关过年》《送别,无言的战友》《黑瞎子岛上斗蚊患》《军魂浇铸的红色印记》等军营生活题材散文,重温军旅生涯;
他曾写下《授勋在大年初一》《挂在橄榄枝上的和平勋章》等作品,记述原某军区派遣的维和部队赴非洲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的战斗生活故事;
他曾写下《灵魂的归宿》《灵魂的升华》《踏访姜维城》《写在大地的忠诚》等作品,讲述军事医学科学院专家参加四川汶川大地震救援的感人故事;
他曾写下《布衣英雄》《英雄连长的最后一个春节》等纪实散文,聚焦对越自卫反击战人物的英勇事迹……
流经新疆北湾的额尔齐斯河 万兴坤摄
万兴坤的作品中不乏热血深情的军旅题材作品,他还以文字寄情山水、遥寄乡思。发表过《初别家乡的滋味》《乡路如玉》《门前那棵桃树》《魂牵梦萦忆故园》《母亲的嫁妆》《漩门》《大鹿岛印象》《渔乡海韵》《金色的海滩》《涛声远去》等家乡题材作品,不少被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中国作家网、《文摘报》等转发。
“我离开家乡将近50年,故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无不牵动我的心。”这些年身在异乡,万兴坤对故乡总有无尽的思念和眷恋。
曾经的回乡路漫漫,他犹记得第一次从北京回家探亲,全程花了4天3夜。新婚时携妻子回玉环过年,路途也是辗转艰辛,父母在家等得望眼欲穿。
“漫漫乡路,牵动着我的心。”谈起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万兴坤直言,印象最深的还是乡路的变迁,“自高铁通车和乐清湾大桥的建成,从北京回老家,朝发夕至。”
这令万兴坤感慨万千,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他写下了《回乡的路不再遙远》,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
“情绪是写作的原动力,作者没有眼泪,读者不会有眼泪。”万兴坤动情地说,他写了不少家乡题材的散文,都是感情的流露,没有一篇不是“情至深处难自禁”的。
万兴坤在散文《魂牵梦萦忆故园》中写道,老家城中村统一规划改造,老屋面临拆迁,他赶回老家签协议,再看一眼最后的家园。他独自穿过村口通往老屋的小巷,目光一遍又一遍搜寻着园内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从屋里的土灶,他仿佛看见母亲、奶奶做饭忙碌的身影;看到柱子上挂的蓑衣斗笠和农具,眼前又浮现父亲劳作艰辛的情景。“墙上贴着我当兵时的两次立功喜报,凝固着亲人的笑容。”
万兴坤的文字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澎湃的情感在字里行间满溢。当年,他从这条小巷告别家园,而当他重新踏上时,虽物是人非,但记忆清晰浮现,正如他所言“记忆中家园的底色,不会褪色。”
富春江夜景 万兴坤摄
近几年,随着回家乡的机会变多,万兴坤的笔触还涉及浙江题材。比如杭州,他写下《宝石山下的灯光》《梅家坞春意》《宋梅傲雪独自开》《思茶亭前思伟人》《正是满陇桂雨时》《雪落径山映霞辉》《大清谷里觅忠魂》《生命之花开锦绣》《富春江畔稻谷香》等散文。尤其是写歌颂领袖、伟人、战斗英雄人物题材的作品,发表后反响强烈。纪实散文《三访张爱萍将军》获解放军总后勤部军事文学奖。有文友建议他把发表的作品结集出版,而他觉得手头还有许多题材要写,出书等待时机。
“笔墨当随时代,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万兴坤一直记着一位作家的名言,“生活中的记忆,只有通过文字记载,才能得以挽留。”
来源:望潮
编辑:张惠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