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的悬崖书店
@陈灵恩
@黄建军
这一次,打动我的,是海边的悬崖书店。
悬崖书店在干江,境内一条自东向西的海港,因淤塞而干涸,干江古称“乾港”,后因围垦截流,干涸成滩,成为“干江”。干江其实并不干,依傍着浩瀚的东海而水汽氤氲。
我知道干江,是因为2005年最强台风麦莎就在这里登陆,也因为它是中国著名的盘菜之乡。这种头顶一蓬绿缨的土肥圆蔬菜,打霜后,软糯甘甜,简单一蒸,蘸点虾虮酱,清鲜至极。
十多年前我来干江时,这里还有著名的干江盐场,夏天广阔的盐田上一层白白的盐花,如大雪落平原。阳光下,晒盐工褐色油亮的肌肤,跟土地的颜色一样深沉。后来,白花花的盐田消失了,成了生机勃勃的滨港工业城。
@陈灵恩
悬崖书店在干江的上栈头村。上栈头村古时是个海岛村,孤悬于干江南部的海中间,与鸡山、大鹿、小鹿、洋屿等海岛毗邻,筑坝后,与陆地连成一片。它最早是荒无人烟的海岛,明时为了抗倭,在岛上建立兵寨,故名“寨头”。清时它是南北渔船上下客的海上客栈,“寨头”由此成了“栈头”。
印象中的上栈头村,是个破败的古村落,残破的石屋在风中沉默,只有一条崎岖的山道与外界相通。它如山野村夫,闭塞而守旧。没想到,几年未见,已然换了新颜。残破的石头屋,变成了浪漫的望海民宿,古朴与时尚交融,别有一种让人心动的味道。靠海的山坡,建了书店,被誉为最美的海边悬崖书店。上栈头村变得如此有腔调。
@黄建军
在悬崖书店,我靠窗而坐。边上的玻璃吊桥,晃悠悠走过一群人。吊桥之下,滨海绿道蜿蜒向前,如果不是天气酷热,我会像那些骑行族一样,沿着海边公路骑行,一路向东,看山,看海,看芦苇在风中起伏,看白浪在海中翻滚。
窗外是海,无边无涯,海天一色,远眺可以看到披山、小披、三蒜、石塘等海岛。窗内是书,内敛宁静,展架上,一本本书籍按照不同的分类,摆放得整整齐齐,静静地等待着爱书人的到来。阅读区里,三三两两的读者,在安静地看书。他们翻着书页,如同海浪哗哗地拍打着沙滩。
这是我见到过的第二家海边悬崖书店,上一次,是在希腊的圣托里尼岛。那时夕阳西下,余晖打在岛上悬崖书店的白墙上,有斑驳的光影,满架的外文书,我看不懂,书店没能留住我。而这里的悬崖书店,留人留心,随意抽出一本喜欢的书,坐在窗边,看累了,抬眼便是白云苍狗,蓝天碧海。喝完手磨的拿铁,又点了一杯清凉的石莲糊,安逸舒适闲翻书,如同在自家书房,满满的松弛感。
阅读是自我而美好的事情,书店是读书人的精神家园,我走过一个城市,总要逛一下当地的书店。我像云游四方的盲诗人、民谣歌手周云蓬一样,喜欢给城市打分。周云蓬说,有山有水加十分,行道树好看加十分,饭好吃加十分,酒好加十分,一个朋友加十分,两个加二十分。
而在我眼里,有一个美好安静的书店,有一家藏着很多宝贝的博物馆,有一个特别的咖啡馆,有一条烟火气息浓郁的老巷子,都可以加分。
海边的悬崖书店,如幽深海中的一抹月光,宁静祥和,如夏日雷雨过后的一阵清风,舒适宜人。在这里,可望山,可观海,可阅读,可发呆,它是阅读场所,也是心灵空间,它的精神在云端,落地在乡野,就像边上通往书店的玻璃吊桥,联结起人与人、人与书、人与山川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