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成都高新召开2021年度成都高新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工作会议,总结2020年食品安全工作,部署2021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
记者从会上获悉,2021年,成都高新区食品安全将有9个方面的“大动作”。

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
健全食品安全体制机制、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开展食品安全阳光智慧工程学校食堂、养老机构、机关食堂全覆盖,开展城市综合体分类分级监管,开展食品生产领域信用监管等创新突破,不断提升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推动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
今年,是成都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验收年,成都高新区将开展创建工作,共建食品安全城市、共享幸福美好生活。
开展幸福美好十大工程
建设智慧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工程,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完善食品安全阳光智慧工程:新增23家学校托幼机构阳光厨房项目,完成全区公立中小学托幼机构智慧监管全覆盖;
在全区所有养老机构、机关食堂,推行食品安全阳光厨房(养老机构9家、机关食堂16家);
完成全链条的食品市场主体阳光智慧系统建设,逐步建成食品安全大数据分析平台;
打造2条食品安全阳光智慧监管示范街。
做好疫情防控
加强对生产、储运企业的监管;
加强多部门数据共享,督促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做好台账管理,加大对销售、生产等环节的监督检查,实现冷链食品全链条追溯;
强化进口冷链食品应急处置能力,严格遵守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助力餐饮业产业发展
促进限额以上餐饮企业营业额增长8%,限额以上餐饮企业社消零增速8.4%,并推送20家符合限上标准的餐饮企业;
营造有利于餐饮企业发展的营商环境,出台扶持政策和推广活动,形成加快餐饮业发展合力。
强化重大活动餐饮服务保障
强化现场监管,提前介入,对餐饮服务提供者风险评估和提前预警,全力确保食品安全;
运用抽检检测技术手段,及时筛除具有食品安全隐患的食品原辅料,针对抽检检测出现问题接待单位,加大监督抽检力度。
推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组织成都高新区规上餐饮企业开展落实主体责任承诺活动;
构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诚信体系,不断完善诚信体系运行追溯、监管、奖惩、预警、宣传、诚信管理等机制;
引导和鼓励规模以上食品企业提档升级,激励企业积极通过HAPPC、ISO20000认证;
在城市综合体、农贸市场实施分类分级监管,构建风险预警体系。
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违法犯罪
开展“春雷行动2021”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市场销售长江流域非法捕捞渔获物、全面排查冷链食品经营者,严防冷链食品输入风险等;
加快推进“行刑衔接”信息化平台建设,形成打击合力;
严厉查处涉及危害食品安全大案要案,不断提升涉及危害食品安全案件办案质量。
深化改革创新与民生实事
深化成渝高新区市场监管合作一体化机制,探索两地高新区食品安全监管深度合作;
落实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制度,进一步扩大执法投诉举报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开展信息化监管,建立标准化信息化系统,实现监管效能最大化;
推广优化“申请人承诺制”,简化和优化办证流程,完善和细化配套措施;
探索“共享厨房”新型业态监管试点,鼓励并引导“共享厨房”新型网络订餐经营模式规范经营,坚持审慎包容、柔性执法。
记者:闫静 文/图
编辑: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