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八·一三”事变爆发后,日军相继攻占沪杭,绍兴县成为抗日前哨。全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抗战事业,书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童家岭茶农运动正是其中典型。
1938年底,中共宁绍特委利用国民党绍兴县政府在会稽山区办茶场的机会,派共产党员蒋季雄等人到稽东乡童家岭地区调查农民生产和生活情况,认为该地位于绍兴、嵊州、诸暨交界处,位置优越,群众基础较好,适合发动人民参加革命。
蒋季雄
1939年2月,浙江省会稽山茶叶示范区童家岭茶叶指导处成立,由蒋季雄任主任。宁绍特委借助这一支点,先后派王松寿、周和樾等十余名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到茶叶指导处,开展党的工作。他们一方面指导茶农进行制茶工艺的革新;另一方面办起农民夜校,采用出黑板报、贴标语、教唱抗日歌曲等形式,在茶农中进行抗日民族教育,而这也是中共直接领导会稽山区抗日救亡运动的开端。当时在童家岭地区,经常能听到有人在放声歌唱《义勇军进行曲》《松花江上》等抗战歌曲。
1940年3月,中共绍兴县工委在童家岭茶叶指导处成立中共童家岭支部,蒋季雄任书记,有党员8名。支部甫一成立,就开设救亡图书阅览室,陈列《铁流》《静静的顿河》等进步文艺小说和《论持久战》等理论文章,并在群众中进行流转。期间,还多次发动全体党员到周边地区开展抗日宣传,张贴抗日标语,散发中共中央编写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等传单。有的党员还将标语和传单发到嵊县和诸暨的部分地区,抗日的星火就这样撒向绍、诸、嵊地区。
童家岭
1940年6月,童家岭茶农参与了震惊省内的“六三”饥民请愿运动。6月3日,在童家岭支部书记蒋季雄的领导下,童家岭及附近村落共300余名茶农在青铜岭庵门前的广场集会,随后有组织、有纪律的向嵊县县城行进,开展请愿运动,主要是反对国民政府一面禁止农民买卖粮食,一面又偷偷将粮食卖给日本人的卖国行为。请愿茶农手持写有标语的红绿小旗,高呼“压平米价”“严惩奸商”等口号,并沿途散发传单,张贴标语。请愿队伍也不断壮大,傍晚到达嵊县县城时,人数已达800多人,吓得嵊县政府紧闭城门,架设机枪进行防范。当晚请愿茶农暂宿城外白岳庙和路亭里。次日清晨,慑于农民运动的声势,政府被迫同意谈判。上午10时,蒋季雄等3名茶农代表进城与县长进行谈判,在他们的据理力争下,嵊县政府最终废除粮食买卖的禁令,并做出口头承诺,不再偷卖粮食给日本人。运动取得胜利,既维护了农民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日军在当地的势力。
“六三”饥民请愿现场一角
与此同时,童家岭支部也利用这一有利时机,积极壮大当地党组织,在短短3个多月时间里,党员数量就从8人发展到30人,并分设三个党小组。这一发展速度和党员规模,在当时绍兴县农村中是独一无二的。
此后,整个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共都以该地区为中心组织农民开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范围逐渐扩大到王坛、平水等地,为会稽山游击区的建立和绍兴县革命的最终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来源:柯桥区史志研究室收集整理
编辑:许婷婷
终审:范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