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1
绝妙好辞。
东汉时,孝女曹娥的事迹,感天动地。汉桓帝元嘉元年(151),上虞县长度尚奏请朝廷将其表为孝女,改葬于舜江岸旁,并请13岁的邯郸淳为14岁的死者撰写了一篇十分出色的碑文。
当年大文学家蔡邕来到越地,也特地赶去看这个碑。暮色中,蔡邕手摸碑文而读之,有感而发,在碑阴题写了“黄绢幼妇,外孙齑臼”8个字。
蔡邕的题词,其实是一则当时正处成熟阶段的推衍离合体的诗谜,向为人所推崇,后世谜家还将这种谜语结构名为“曹娥格”。
这8个字中:黄绢,指的是色丝,于字为“绝”;幼妇,指的是少女,于字为“妙”;外孙,指的是女子,于字为“好”;齑臼,指的是受辛,于字为“辤”(辞的异体字)。
绝妙好辞或绝妙好词,后来常常用来赞美诗文佳作。宋末,周密曾收录南宋130余位词人的佳作,编成一集,书名就叫《绝妙好词》。
352
千岩万壑,云兴霞蔚。
顾恺之,字长康,是东晋时期的才绝、画绝、痴绝。《世说新语·言语》中,记录了他对会稽山水的经典描述:“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
从此,千岩万壑,云兴霞蔚,几乎成了稽山鉴水的代名词,也成了绚烂景色与美丽风光的同义词。
353
应接不暇。
王献之,字子敬,是王羲之之子,写得一手好字,对会稽山水颇多赞美。《世说新语·言语》就有这样的记载:“王子敬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际,尤难为怀。’”
这个成语,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
这顾恺之与王献之真的是把绍兴的山水景物写到了极致,大大地为越地做了永久的宣传广告。也难怪此后的越中,成了各色人等纷至沓来、流连忘返的胜地。
江山需要文人捧,何况人乎?
354
触类旁通。
“触类”一词,源出《易经·系辞上》:“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
“旁通”一词,源出《易经·乾·文言》:“六爻发挥,旁通情也。”
而“触类旁通”作为定型词组,则是最早见于道墟章学诚的《文史通义·诗话》:“触类旁通,启发实多。”
触类旁通,比喻接触、把握了一种事物的知识或规律后,就可推知同类事物。这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工作方法与思想方法。而章学诚本人正是触类旁通的楷模。
355
合浦还珠。
东汉时,合浦(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合浦县)这个地方盛产珍珠,只因贪吏采求无厌,珍珠减产,以至“行旅不至,人物无资,贫者饿死于道”。
会稽上虞人孟尝任合浦太守后,革易前弊,去珠复还,百姓重新安居乐业。
孟尝懂得保护资源环境方可持续发展的道理,明白资源即是财源的真谛,并见之于行动,收到了去珠复还的成效。难怪《后汉书·孟尝传》中载,他被老百姓“称为神明”。
良好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基础,使合浦成了汉代海上丝绸之路中最早进入南海并通往印度洋、地中海的始发港。孟尝通过对资源环境的保护,不仅使珠还合浦,更使合浦走向了世界。这其中蕴含的借鉴意义,历久弥新。
356
乘车戴笠。
越人爽直诚恳,不以贫富、地位论交情。唐徐坚《初学记》所引晋周处的《风土记》中,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越俗性率朴,初与人交有礼,封土为坛,祭以鸡、犬。祝曰:‘卿虽乘车我戴笠,后日相逢下车揖;我步行,卿乘马,后日相逢卿当下。’”
率朴、有礼,是越人的优良传统,也是他们成功的一大法宝。
357
越医越药影响大。
越人对中华文化、中华文明的贡献,既有非物态的,也有物态的,如越医越药。
2017年7月1日,浙江省十大中医学术流派出炉,绍兴占了2个,分别是绍派伤寒与温补学派。
其实,早在清末民初,越医即在传承与创新中显示了强大实力,成了中医界影响最大、人数最众的一个群体,促进了中医东渐,引领了当时海内中医药的发展。
注重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是越医领衔中医的一大法宝。早在1908年,越中名医何廉臣、裘吉生、赵逸仙等,便发起成立了绍郡医药学研究社,并编辑出版社刊《绍兴医药学报》,连章太炎这样的社会名流也在上面发表文章,足见越医在全国的影响。
我国近代2所有影响的中医学校,校长也均为知名越医。1916年,浙江中医专门学校开始筹建,次年招生,绍籍名医傅懒园任校长兼医务主任,校内不少老师是他的弟子、门生。苏州国医专门学校,于1934年由绍籍名医王慎轩在1926年创办的苏州妇科医社基础上改组而成,他既是创办人,又是实际负责人。
358
越医越药历史久。
越医越药源远流长,《后汉书》卷八十二下中即有蓟子训“卖药于会稽市”的记载。
医者知药,药者懂医,医药两旺。绍兴震元堂、嵊州鹤年堂、诸暨延寿堂、上虞天芝堂等老字号,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成为越医越药的集大成者的。
越医越药老字号中,尤以创始于清乾隆十七年(1752)的震元堂名气最大,素有名医长坐堂、有方皆法古、无物不藏真的传统。真可谓:
堂开乾隆时期,宗旨从未忘记。百年不折不挠,欲震万众元气。
359
越医越药才俊多。
千百年来,越医呈现出专科专家多、临床流派多、理论著述多的鲜明特征,并因此而执牛耳于浙江医界,居前茅于中医行列。
《中华医学百科全书·医学史》中,记载了107位中西医名家,其中绍兴籍的有10位。
在我国“十五”规划的重点图书项目“民国名医精华”中,国家计划整理出版13位医家的21部图书,绍兴籍医家撰写的占了7部。
360
越医越药的核心是一个“和”字。
中医中药,是民之良友、国之重宝、治病良术、文化遗产;越医越药,是中医药百花园中的奇葩。
越医越药源于春秋,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传承至今。
它是越中先民主动适应“江南卑湿,丈夫多夭”自然环境的必然产物,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它也是越中先民救死扶伤、睦邻友好地域民风的集中展示,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相处的思想。
它还是越中先民耕读传家、尚文好学人文传统的自然反映,体现了越人强调自我修养、注意自身和谐的思想。
越医既医身体之病,也医心性之病,而戏曲则更是直接而形象地教益人们的心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