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8岁的“宝妈”李女士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按照婆婆的老方法规规矩矩坐月子,竟在床上躺出了下肢深静脉血栓。
半个月前,李女士剖宫产诞下了一名可爱的女宝宝,一家人欣喜的同时又担心李女士产后“大伤元气”,便要求她按照传统的方式“坐月子”,每天除了上厕所,其余时间全都躺在床上,唯恐活动过多留下“月子病”。此外,家人还整天炖各式各样的肉汤为她发奶。
十天后,李女士感到自己的小腿肚子又酸又痛,一阵一阵的,不光坐着难受,站着也难受,便赶紧来到柯桥区妇幼保健院。
“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经检查,产科主任医师吴朝勇诊断道,这个结果意味着李女士随时有血栓脱落的可能,从而引起肺栓塞,可能危及生命。所幸,他及时为李女士进行了治疗,解除了隐患。
“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凝结,形成这种不正常血凝块的原因通常是血液滞缓、血液高凝状态及血管壁损伤”,吴朝勇向记者解释,久站、久坐、长期卧床人士都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危人群。
那么为什么下肢深静脉血栓如此青睐产妇或孕妇呢?据了解,产妇分娩后血液流速会变得缓慢,身体为利于子宫修复,这时溶血因子会减少,凝血因子会增多,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如不及时治疗,会逐渐从液态变成半液,最终半固态变成固态,固态的血栓有点像我们吃的果冻。
明显的下肢静脉血栓会有小腿肿胀的表现,血栓越严重肿胀约明显。虽然只是小到以毫米为单位计算的小血栓,但如果脱落随着血流栓塞到重要器官,造成“堵塞”,那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中国式坐月子有很多诟病,特别是不活动、不走动、禁下床,下肢深静脉血栓就是这样形成的,每年全国因此危及生命的病例不在少数。”吴朝勇说。
为此,区妇幼保健院专门成立了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护理专科小组,通过科普宣教、现场演示、系列讲座等,提高对血栓栓塞症的认识及防范。“要远离静脉血栓,‘动'是最有效的防控措施。生活中要注意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促进血液循环;娱乐要有度,避免熬夜打牌、沉迷网络游戏等;办公室一族、长途旅行者要注意‘伸伸胳膊踢踢腿',每2~3个小时站起来走动一下。”产科VIP护士长张雁说道。
吴朝勇建议,孕妇生产后要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改变传统的“坐月子”方式,避免久坐和久卧。既往身体状况良好的产妇产后8小时就该下床走动,会阴侧切的产妇产后12小时下床活动,剖腹产后不要超过24小时下地活动。只要身体条件允许产后第二天都应该起来活动,完全躺在床上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如果行动实在不便,也要经常在床上活动自己的下肢,避免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
同时,产妇产后过度进补也不科学,如果产后过度进食高蛋白、高脂肪、高糖及高刺激性的食物,会使血液黏稠度增高,下肢血流缓慢。建议产妇多饮水,进食低糖、高纤维素、高蛋白、高钙、适量脂肪的饮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来源:笛扬新闻原创
编辑:何晨怡
审核:叶红
终审:邵荣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