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鲜藕手工制作的藕粉‘上新’了,需要的小伙伴随时吩咐哈……”这几天天气晴好,市民董先生将自家刚晒好的藕粉和价格放在了邻居和好友微信群上,不一会,群内便开始了接龙购买。
用当下的时髦话来说,董先生的微信群卖货,让他“站”在了社群营销的风口。近年来,在网络社区营销及社会化媒体营销基础上发展起来营销方式——社群营销十分火热,其将一些具有共同爱好、信任基础的人群聚集起来,构建成一个虚拟社群,形成“你分享我消费”的消费模式。
群内接龙团购、代购方便又实惠
“橙子两箱76元、小的人参果一盒10元、阿克苏苹果一箱48元……”每天临近中午下班时间段,市民小傅加入的“水果这件小事”微信群内接龙开始,她的不少同事都习惯在这个群内购买水果。下午2点左右,群主即水果店店家会如约将大家购买的水果送到小傅单位楼下。在水果外包装上,对应的写着购买者的姓名。大家拿到自己的水果后,便在群内挨个发“红包”支付水果费用。
“主要是方便、省事,买的水果价格几乎和自己去水果店买没差价。”小傅说,这也是这个水果采购群能吸引自己的最主要原因。
资深吃货小宋在好几年前就曾接触过这类精准社群营销。早些年,“一点点”奶茶还没进入柯桥市场时,要想喝上这样一杯奶茶,小宋只能靠自己微信群内的一位代购。“每周五,团长都会在群内提前发布消息,周末到货了以后我们自己去提货,她中间赚点差价。”小宋说,后来这位代购生意越做越大,群内接龙拼购的商品更为丰富,像很火爆的山姆超市的烤鸡、小青柠饮品、千层蛋糕等都能买到。
于消费者而言,这类社群团购,方便又实惠,于商家而言,不失为扩大营销的一种策略。
在裕民农贸市场经营着一家海鲜摊的陈师傅,不光做着线下生意,还自建了好几个线上微信客户群。陈师傅告诉记者,自己每天都会将海鲜到货信息发到群上,如果消费者有需求,便在群内接龙,每天中午和傍晚,他会在城区指定区域等候市民来提货。“生意最火的时候是每年东海开渔时,那会每天后半夜都从舟山拉货回来,早上到货后,群内马上就会接到很多订单,最多一天曾在网上卖出过800多斤的梭子蟹。”陈师傅说,这些预定的客户中,不光有个人,还有很多是酒店、餐饮单位下的单。
疫情意外带火社群营销
想买蔬菜、肉类等生鲜食品,不用进超市,群上就有卖;想吃川菜、火锅等美食,即使餐馆不堂食,也可送货上门……人们把2015年称为社群元年,但早几年的社群营销还只是“小打小闹”,而2019年临近春节突然袭来的新冠疫情则无意中带火了社群经济。
“那会待在家里不出门,也不去买菜,每天就靠着加入的微信社区买菜群下单买菜。”想起去年年初“宅”在家的日子,黄阿姨颇有感触。她说,那会这样线上群内下单、线下送货到家门口的方式,帮助居民解决了生活问题。而且她现在也常常在群里下单,之前积累的信任和培养起来的习惯,让她觉得这种方式很方便。
不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去年很多的大型商超、餐饮店等都通过社群营销这种全新的新型营销方式下沉市场、积累客户。柯桥一家餐饮店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因为店内不能堂食,一开始采取的是在餐厅门口摆摊卖半成品加工菜的方式,由于菜品口味好、价格实惠,积攒了不少回头客。但后来很多市民都没法出门了,店家组建了一个“粉丝”群,但凡在群内下单,他们都送餐到小区。而如今,这样的社群营销方式被店家保留,甚至成为其提高消费者黏性的“利器”。
不光如此,在疫情期间,一些滞销的农副土特产品也通过社群营销找到了“新出路”。去年,柯桥传媒集团的“柯小微云带货”通过视频直播平台和微信粉丝群,推荐了柯桥区漓渚兰花、平水同康笋、平水日铸茶等一系列农产品,而通过“直播+社群营销”的方式,也为当地的农民带去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社群良莠不齐选择还需谨慎
“给宝宝买了三条浴巾,今天有活动价,忍不住又入手了。”最近,准妈妈毛女士在翻阅一社交App时,意外发现不少宝妈都在“薅羊毛”,她们不约而同分享了一款品牌新生婴儿浴巾,而她们在网站的入手价比平时低了将近三分之二。毛女士很心动,在几个宝妈的页面下留言想请教买入攻略,然而等到的都是要求她加入她们自建宝妈群的通知。
想着万一群内真能买到所需母婴产品,毛女士便加入了其中一个。但在群内,群主公告这次“薅羊毛”活动已结束,而更多的群内信息则显示这位群主其实是一名微商,推销的是一些微商品牌的母婴产品,不光推荐宝妈们购买,甚至还想将她们发展成代理。
一些诈骗分子也盯上了社群经济。“加群一起拼低价”,今年4月,江苏的薛女士在好友介绍下加入一个微信拼团群,本是想拼团买点便宜货,没想到却买了一堆高价且过时的产品,商家还不肯退货。最终,民警调查后发现,这个看似正规的拼购群,实则是一个利用购物拼团返利活动诱导市民投资的诈骗群。
关于社群经济的那些故事和波折还有很多。市民小童就曾加入一个拼购群,但在拼了一次货后就退群了。她说,当时加入的群体验并不好,拼的海鲜不但不能准时提货,东西也没市场上卖的质量好。“一堆人在群上反映,商家也一副爱买不买的样子。没办法,我们这个群是先交钱再提货的,只能吃了这个哑巴亏。”从这之后,小童选择入群购物就谨慎了许多。
网上购物,需擦亮双眼。柯桥区消费者协会提醒:消费者在类似网络拼团过程中,要选择信誉度良好的平台和商家,不要轻易向不可靠、身份不明的团购发起人直接转账付款。一旦出现消费争议,消费者可向团长、群主反映问题,协商不成的,可拨打12315热线投诉举报。
来源:柯桥日报
编辑:陈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