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落的莲花》第一集
《不落的莲花》第二集
《不落的莲花》第三集
三翘板四弦胡,奏人间离合悲欢。几代人百年事,演世道顿挫抑扬。12月26日,由柯桥区委宣传部、柯桥区融媒体中心录制,区文化馆协同录制的的广播连续剧《不落的莲花》进行全网首播,为受众带来了一场身临其境的艺术盛宴。
承百年之流,会当今之变。有专家指出,该剧不仅填补了莲花落题材在中国广播剧中的空白,更是首创了中国广播剧非遗新类型。
莲花不落,唱尽时代新声。《不落的莲花》不但展现了国家级非遗曲艺戏种莲花落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更彰显出那一份浓厚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让我们得以窥见,百年莲花落枝繁叶茂、繁花似锦的新气象,以及柯桥区打造文化创新高地,展现文化引领驱动、形神融合兼备的新气象——这意味着柯桥区在现代化先行中实现文化先行、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中,又迈出了坚实而崭新的一步。
勇立潮头,书写打造文化高地的“有声答卷”
肇始唐代的说唱艺术奇葩绍兴莲花落,独标一格,流转间争奇斗妍。2005年5月17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到绍兴县调研文化事业发展情况,看到“莲花落”,他很有兴趣,对这一曲艺的发展振兴十分关心,并作出重要指示:“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宝贝,我们要保护好、挖掘好、传承好。”
在今年8月31日召开的省委文化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袁家军强调,要在挖掘传承习近平总书记留给浙江的宝贵思想理论财富上不断取得新突破,放大视野、观照现实、入脑入心,在打造文化精品力作上不断取得新突破,积极打造文化精品创作的重要平台,让浙产文化精品力作成为浙江文化高地最鲜明、最令人信服的标识。
近年来,柯桥区深耕丰厚的“曲艺家底”,以活态传承为抓手,加快推动精品曲艺创作工作提质提效,先后被授予“中国曲艺之乡”“浙江戏曲之乡”等荣誉。今年,第七届中国曲艺绍兴高峰论坛在柯桥举行。柯桥区委书记陈豪强调,要进一步开拓视野、升级理念、抢抓先机、率先发展,以“领跑竞跑”的姿态,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地的新征程中,持续擦亮“曲艺之乡”金名片。
以莲花落为代表的一批“非遗”项目,正在柯桥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天,由柯桥区委宣传部、柯桥区融媒体中心牵头,文艺工作者运用广播剧的载体,艺术再现百年莲花落的兴衰沉浮,书写打造文化高地的“有声答卷”。
记者了解到,《不落的莲花》通过建立多时空的戏剧架构,围绕百年华诞庆典演出为生发点,讲述了以陶阿荣、田耕耘、计全保等一批老艺人及相关人员为保护挖掘传承这一曲种,使之重新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所做出的不懈努力的精彩故事。故事以充满传奇色彩的三翘板为“梭子”,“穿起”艺人最早的艰辛、抗战时日寇的蹂躏、一群志同道合者的振兴、因冷遇而招致传承之虞等阶段,展现莲花落的百年发展。
春风吹拂,这块“三翘板”在新时代敲击出更为绚烂的音韵,令人陶醉,也为美好生活拍打着动听的节律。
名家荟萃,演绎如琢如磨的“工匠精神”
如果要问《不落的莲花》在创作过程当中的最大特色是什么,那就是导演编剧制片同酿“一坛香”。记者在采访中获悉,该剧制作流程上均向国内一流水准看齐,演播洗练,制作精良,为典型人物的形象塑造奠定了坚实基础,柯桥区融媒体中心多次召开专题研讨会,推进节目从“剧本”走向“现实”,已成功入选绍兴市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扶持项目。
名家荟萃,阵容强大。据悉,剧本导演王锐为国家一级导演、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专家组成员,三获中国广播剧最佳导演奖,并获中国广播剧导演杰出贡献奖。编剧、导演赵卫明已编创广播剧20多部、近百集,曾获全国广播影视大奖、“五个一工程”奖及广播剧金奖16次。此外,还邀请到著名绍兴莲花落表演艺术家胡兆海、倪齐全,绍兴曲艺文化研究学者王云根作为艺术顾问。中国书协会员朱勇方为剧名题字。演播者凌云、张磊、阎萌萌、伍凤春等都是国家著名配音演员,倾力演绎,增色添彩。
“逡巡百年莲花落长廊,看到世道沉浮之下一代代艺人跰手胝足的打拼,绘出一幅世所少见的悲欢荣辱图景。”编剧、导演赵卫明有感而发,他对这次“另辟蹊径”的创作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更像一次舰载飞机在航母甲板上起飞。”因为短短的三集广播剧篇幅,摒弃了断面截取、切片扫描的取巧现成叙述,将百年莲花落的全貌、人事、节点、机理、思索等碎片捣碎、淘洗、萃取后,熔铸成一炉,且用一气呵成的故事讲述给世界听。
“没有人会选择这样的叙事方式,冒险去做广播剧的。”赵卫明强调。“我们带着敬畏与热忱做这部剧,从提炼主题到动作台词,从布局谋篇到锤炼文字,四易其稿,对创作始终保持一种如琢如磨的‘工匠精神’。”他坦言,为中国广播剧创造一个类型,一直是他的梦寐以求。
“当电影、电视、戏剧,甚至是新兴的网剧、节目等纷纷形成类型化模式、大行其道时,中国广播剧还缺乏应有的细化,尤其是非遗题材,鲜见有人对它的叙事构架、故事情节、人物塑造、视听风格和内容外涵等要素,进行标识性的成型和实践。”赵卫明说,“我们有理由相信,已经迈出第一步的非遗类型广播剧,终将健走奔跑。当有一天这一类型花开满园的时候,人们定当不会忘记柯桥和莲花落这个出发地,向它们回望致意。”
“这是一幅诗意与诗性的有声画卷”
尽管《不落的莲花》只有短短三集,却将莲花落的百年兴衰娓娓道来,结尾看似戛然而止,实则隽永含蓄,令人回味无穷。
“这部广播剧可以一口气听完,也可以分集欣赏,环环相扣,成功再现绍兴莲花落艺人的从业精神。”绍兴莲花落历史研究者王云根是本剧的艺术顾问,更是一名当代莲花落艺术发展的见证者,他表示,通过艺术再现绍兴莲花落从跑街卖唱、草台演唱、剧场演出,发展到登上中国艺术殿堂的历史进程,以及不同时代的莲花落从业人员的烟火生活、爱情故事,正是为了反映“草根艺术只有同人民群众的需要和时代的需要相结合才能够生生不息”这一规律。
浙江卫视导演顾俊杰观看完剧本后,动情地说:“这是一部艺术展现莲花落及其艺术家们命运共同体的感人作品。一个说唱艺术与时代、人物勾连,人物命运大起大落、时代背景宏阔、多个历史时期融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艺术个性,诗意与诗性气质弥漫全剧,人物的执着时刻温暖着听众,令人动容。”
顾俊杰认为,该剧的问世首次将绍兴柯桥独有的国家级非遗项目莲花落艺术,戏剧化、故事化、人物化、时代化、历史化,贯穿始终的是一代代艺术家们视瑰宝为生命,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呵护它、珍爱它、传承它,无不让人感怀。
“《不落的莲花》处处见情,充满了艺术情、情侣爱、同仁谊等丰富多彩的情感。在表现莲花落滑坡的煎熬时,可谓顶格处理。”谈到编剧设置迷局、先抑后扬的谋篇布局时,顾老师给与了极高的评价,他说,“在莲花落的一个转身中,完成了戏剧碰撞、艺术传代,较好地运用了编剧技巧,使得全剧有起有伏、有动有静,波浪式推进。”
业界共识:广播剧+莲花落=气象万千!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曾组织广播剧《不落的莲花》剧本讨论,邀约央广、中国传媒大学、中广联等部门的专家、教授进行专题研讨,专家们对剧作予以充分肯定。
“题材独特新颖,道尽社会变迁和人世沧桑。故事性强,人物性格鲜活,细节生动,语言也富有生活特色,同时,有说有唱,声音和音乐效果非常丰富。”中宣部原艺术局副局长李京盛点赞说,“故事的时空跨度较大,历史背景丰厚,场景多样,使人物有较大的活动和表现空间,也让作品有了较多的历史韵味和历史内涵,增强了作品的厚重感。”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高坦的认同,她说,该剧选材独特,地方特色浓郁,既是为发扬祖国优秀文化遗产做出的一份努力,也是为广播剧填补了绍兴非遗题材的空白。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副会长赵德全认为,全剧故事结构比较完整,文化色彩鲜明,音响符号丰富。“该剧内容呈现精彩,矛盾冲突有张力,细节刻画凸显,是一部主题思想鲜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积极,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可听性的广播剧作品。”
“具有独特地域色彩的莲花落搬上广播剧,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实际行动;是擦亮柯桥金名片,以文化人的重要举措,从中可以看到当地党委政府和文化媒体的文化自觉和自信。”资深媒体人、原浙江经济台台长黄同春感叹道,一部广播剧,浓缩了百年艺术的风风雨雨,折射出世道人心,它又何尝不是广播剧中的莲花落呢!
《视听纵横》执行主编汪晓珺直言,“非常看好这个剧,它有生活气息、时代印记、人物性格、未来憧憬,是当下反映文化遗产传承中还不多见的佳作。编导的营造显出匠心,结构精巧,故事新颖,音响丰富,气象万千,足可以在万籁俱静的深夜,细细品味……”
据悉,广播剧《不落的莲花》第一集已于2021年12月26日1:30至2:00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午夜书场》节目中播出;12月27日0:00-1:00播出第二第三集。收听方式一:登录wyzs.cnr.cn页面选择直播收听或点播回放;收听方式二:下载云听APP或蜻蜓FM客户端选择国家电台文艺之声频率即可实时在线收听及回听。此外,该剧还将于12月28日在柯桥传媒集团调频广播fm106.8播出,并将于新年在央广云平台推出。
来源:柯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