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控中,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扎实的基层防疫举措必不可少。近来,为了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柯桥区各镇、街道多措并举,结合自身特点开展防疫工作,积极稳固防疫阵线。
钱清街道: 启用全市首辆新冠疫苗5G移动接种车
在5G移动接种车上,市民依次有序地接种疫苗。
近日,一辆特殊的大巴驶入钱清街道九岩村,停靠在村党群服务中心门口。村民们在大巴前有序排队,依次上车。走上大巴,可以发现里面别有一番“洞天”——这竟然是一个移动的新冠疫苗接种站,可以实现“送苗上门”,助力群众在家门口接种疫苗。
作为全市首辆新冠疫苗5G移动接种车,这辆大巴内配备了智能化的恒温疫苗储存设备,工作人员只要按下对应的按钮,就能从设备中取出相应的疫苗,包括从第一针到加强针的各种疫苗类型。接种车自带5G信号,可以方便医疗设备高速接入网络。车内配备了空调和空气净化设备,为接种的群众保暖。除了各种设备一应俱全,车内还划分了各个区域,包括疫苗接种区、应急处置区等,可以应对接种时可能出现的情况。村民在接种完毕后,可以下车至党群服务中心留观,方便又快捷。据悉,该接种车一天预计可实现1000人接种。
“我的第一针疫苗是在街道卫生院打的,路有点远,等待时间也长。现在可以在家门口打疫苗,对我们老年人来说尤其方便。”今年86岁的村民高关根告诉记者。
据统计,截至25日上午,接种车已经走进了九岩村、梅东村、凤仪村等地,为超过2000名村民提供了疫苗接种服务。为了实现“让疫苗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目的,接下来,该接种车还将陆续走进钱清街道的其他村居社区以及工业园区和企业等,提供便民接种服务。
在关卡处,“两码”联查,严把疫情第一道防线。
杨汛桥街道有不少道路和萧山接壤,还有一处高速路口。要守好柯桥的“西大门”,对这些道路的管理非常重要。为了从严从紧打好疫情防控战,连日来,杨汛桥街道已经封闭路口71处,设置道路卡扣50个,均实行24小时轮班值守,打造稳固的疫情防线。其中,9个通往萧山的路口已经封闭。
在杭金衢高速柯桥西出口,每天都有不少车辆上下高速。为了严把高速路口输入关,杨汛桥街道在该处卡口安排了工作人员开展24小时轮流值班,每一班的工作人员在18到20人。他们每天检查车辆200余次,开展核酸检测50余次,紧紧筑牢了防疫的前线阵地。
除了守好路口、卡口,街道在其他方面的疫情防控上也没有丝毫松懈。为了应对大数据核查任务激增的情况,街道多管齐下,第一时间成立“00+90”青年协查队加入数据核查工作,确保大数据快速落地,有效管控。同时成立村居数据核查组,安排专职村干部负责本村人员数据核查,协调浙江树人学院成立大数据集中办公点,安排部分中小学校老师及树大教师、学生志愿者参与数据核查工作。
近来,杨汛桥街道还重点对餐饮、沿街店铺等守小门薄弱点进行再部署再强调,落实责任人到每个店铺,切实做到严守小门,并加强对2家有进口物品的工业企业监管,加强对快递物流行业和商场超市进口商品相关检验流程的督促检查,确保不出纰漏。发放告市民书,在村居社区、小区楼道显眼位置张贴告示,采用巡回喇叭等方式,告知全体居民当前疫情形势和疫情防控措施,助力这些信息家喻户晓,人尽皆知。
稽东疫情防控实战演练现场。
发现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病例,村委干部火速到现场待命,各指挥组立刻赶赴现场开展分类管控、快速检测、快速流调等工作……近日,一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实战演练在稽东镇举行,以演促练,以练筑防,以进一步优化应急处置流程,完善和细化应急指挥体系。
据悉,此次演练以多点联动、真实场景为要求进行组织实施。演练以在稽东镇发现一例核酸检测阳性病例为背景。该病例3月17日上午从上海市普陀区自驾回到稽东镇竹田头行政村止步坑自然村家中看望父母,18日发烧就医。当天上午10点30分,分类管控组工作人员已达到自然村,并拉起警戒线,对该村进行物理封道,切断其与新上王村联系,村口设置卡口,除工作人员外不进不出,同时展开巡逻,劝导村民立即居家,不要在村内走动。
与此同时,快检测组对封控区内的人员开展上门核酸检测,并通知其他村民在规定时间内到核酸检测点接受检测。快流调组则迅速开展大数据排查和现场流调,统计密接和次密接人员信息。快编组即刻对需集中隔离的密接、次密接人员核实详细信息,分类编组,完成隔离人员转运前准备。快运输组则备好应急物资、接驳车,第一时间对相关人员进行转运。
对需要居家硬隔离的人员,快隔离组上门张贴封条,同时做好生活垃圾专人收集,专门处理,重点场所环境消杀工作……整场演练一气呵成,各方迅速激活应急响应机制,按照预案落实分类管控、核酸筛查、流调溯源等各项具体工作,不但进一步明确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应急处置流程和操作规范,也进一步提升了应急处置能力。
来源:笛扬新闻原创
编辑:许婷婷
审核:陈芳
终审:邵荣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