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收割季,在收割机的轰鸣声中传来好消息,“596.2公斤”!种粮大户茹国民种植的“中组143”早稻百亩示范方,产量创下柯桥区早稻历史最高水平。
兰亭街道联合村示范方田头,沉甸甸的稻穗在阳光下弯下了“腰”,量面积、去杂质、测水分、称重量全部环节一气呵成。近日,由绍兴市粮油作物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组成的测产专家组,对兰亭街道种粮大户茹国民种植的“中组143”早稻百亩示范方进行了实割测产验收,结果让人振奋,120亩示范方平均产量596.2公斤,比全区早稻平均亩产量高出了近三成。
高产的背后凝聚了广大农技人员和种粮大户的心血,为使示范方出高产,中国水稻所、省农技推广中心、市粮油作物推广中心和区农业水产技术推广站的技术人员“四级联动”,对生产关键环节进行现场跟踪指导,他们顶着烈日,在示范方内开展不同机插密度和叶面肥对比等多项试验。与此同时,区级成立项目实施小组,街道落实人员,实行责任分工,由专人定期观察苗情及长势,及时向省、市专家汇报情况,分析并落实技术方案。
“我们在示范方中采用了‘控温增氧’浸种催芽法、‘两壮两高’、增施叶面肥、全程机械化操作等技术措施,为早稻种植提供技术保障。”区农业水产技术推广站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介绍,早稻高产除了选择适宜的品种,管理是关键。全程机插以保证合理的苗数攻大穗;喷施有机水溶性肥,保持早稻功能叶青绿;“日灌夜排”,勤灌“跑马水”,保持稻面“青杆黄熟”,防止早稻高温“早衰”。区农业水产技术推广站相关负责人解释,“这就是早稻高产的全部秘密。”
来源:笛扬新闻原创
编辑:许婷婷
审核:陈芳
终审:吴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