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生活富余,精神生活匮乏,这是不少独居老人所面临的问题。在柯桥街道立新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占据了社区总人口30%以上,其中还不乏独居高龄的老人。
但让人欣慰的是,这里的老人们并没有被寂寞所包围,他们的精神生活非常充实。即便平日里没有子女的陪伴,他们也不缺少聊天、活动的对象。这一切,都和一个由志愿者组成的爱心社会团队有关——“伴聊银龄”陪聊团。
驻点陪聊上门问候 陪聊团作用真不小
11月25日上午,立新社区居家养老中心二楼的阅览室里气氛热烈。社区内的老人们围坐一圈,正在和两位志愿者畅快地聊天。聊到兴起时,不少老人还发出了爽朗的笑声。像这样和谐温馨的聊天场面,如今已成为立新社区的日常景象。原来,为丰富社区内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营造温馨舒适的养老环境,去年7月,在社区的组织号召下,“伴聊银龄”陪聊团正式成立。这个由志愿者组成的陪聊团,主要为社区内的老年群体提供陪聊服务,帮助他们排解忧愁,寻找快乐。由于陪聊团意义非凡,一经发起便吸引了社区内的党员、居民代表和热心群众加入,成员人数达到了10余人。
居家养老中心是社区内老年人的热门活动场所。为此,陪聊团在这里驻点,志愿者们轮流和老年人话家长里短,帮助他们解闷。“最近菜场里有什么新上市的菜品、社区里哪位老人家里的孩子考上大学了、谁家的儿女正在寻找相亲对象……虽然聊的都是生活中普通平淡的话题,但老人们总是谈得津津有味。看到他们开心,我们也感到很温暖。”陪聊团志愿者王月美告诉记者。
除了驻点陪聊,陪聊团还提供上门入户聊天服务,为社区内腿脚不便或年事较高的老人带来温情问候。“我们事先向社区内的居民发放了需求询问书,并根据反馈开展精准的入户陪聊,保障那些有需要的独居老人切实享受到这项志愿服务。”立新社区副主任许苗琴介绍。
家住滨河花园,今年80岁的老人吴鑫荣告诉记者,平日里儿女比较忙,自己腿脚又不太方便,走不了太远的路,不能常常出去遛弯散步解闷。多亏了陪聊团的上门服务,不但自己和老伴有了聊天的伴儿,他们遇到的一些问题,如医保缴纳、健康咨询等,都可以委托陪聊团帮忙解决:“他们对我特别关心,常常询问我的健康情况,让我感到很暖心。”
养老氛围温馨浓郁 “陪聊”成员越来越多
经过一年多的运作,陪聊团为社区内的老人带来了快乐,这项有意义的活动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奉献光和热。“通过陪聊活动,确实让一些老人的生活发生了变化,也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这份志愿活动的意义。”陪聊团志愿者王惠娟说。今年62岁的她从社区退休,一直就是个闲不住的人,同样作为“银龄”的一员,她也深切地理解陪伴者对于老年人的重要性。因此去年社区发起号召时,她就毅然报名加入,并一直活跃在陪聊的一线,只要老人有陪伴的需求,她就会动身前往陪聊。
“新江新村有一个90岁的高龄独居老人让我印象深刻。以前她比较孤僻,常常一个人呆在家里,心情也不怎么好。后来我们陪聊团常常上门看望她,一段时间后她打开了话匣子,心情也乐观起来了,还会常常出门遛弯,和邻居们坐在一起聊天。”回忆起过往的陪聊经历,王惠娟说,每当看到那些曾经孤独的老人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他就感到自己的一切努力都值得了。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陪聊团成员人数的增加,如今这支志愿队伍里已经有了律师、医生等,可以发挥专业做优势,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丰富的志愿服务,包括心理咨询、健康检测等等。如今,陪聊团的成员已经从最初的10余人发展到如今的20余人,并还在持续增加中。
各种活动层出不穷 让老年生活更精彩
就在不久之前,一场热闹的中医知识科普活动在立新社区居家养老中心举行。在“伴聊银龄”陪聊团和社区的合力组织下,来自区中医医院的医生为社区内的老人们上了一堂中医知识科普课,还为有需要的老人进行了免费的针灸理疗,获得了不少老人的好评。
在立新社区,像这样由陪聊团发起、丰富老年人生活的活动还有许多。“智能手机培训、卫生知识科普、传统节日庆祝等等,活动多得数也数不过来。”家住夏家花园,今年74岁的老人谢桂英称赞:“许多活动对我们老年人来说都很有吸引力,因此我们的参与度也很高。”
在陪聊团的努力之下,敬老爱老的优良风气不但在社区内越发浓郁,也正在为社会上的各群体带来积极影响。据悉,自去年以来,陪聊团组织过柯桥中心幼儿园的孩子们为社区老年人送清凉、表演文艺节目;带领了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的志愿者上门入户为老年人读报、打扫卫生,向社会了传达关怀老人的声音。
“未来,立新社区也将持续发力,助推陪聊团不断壮大,让社区空巢、独居老人的名单不断完善,帮助更多孤独的老人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立新社区党委书记莫慧英说。
来源:柯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