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第三期精工织补1080p
戴着手套的双手不停地转动轮椅手轮圈,奋力向前“奔跑”,成了马拉松赛场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用各种针线在几毫米间的缝隙中来回穿梭,按着衣物的色泽和纹路“精织细作”,悉心缝补力求还原每一件衣物最初的模样。
精工织补师孙善永
39岁的大叔“张飞绣花”、坐在轮椅上“跑”马拉松,这是成都高新区肖家河街道兴蓉社区孙善永的“动”“静”相宜的两面人生,“A面B面都是我,每一面都让我懂得感恩、人间值得,也都能回答我为什么脸上总是堆满了笑容。”
A面——
匠心·被需要的精工织补师
孙善永的老家在安徽砀山,今年39岁。两岁那年,一场高烧导致了他双腿瘫痪。2003年,他来到了成都,从此定居这里。
定居成都,其实有些机缘巧合。2003年,想离家外出谋生的孙善永买了张火车票,准备到某个城市,结果一觉醒来坐过站到了成都,他索性就在这里下了车,并定居在这里。
肖家河社区创新创业推进中心
起初,他靠摆地摊、做织补的活,补贴家用,后来在兴蓉社区安了家。再后来,兴蓉社区向辖区内的残疾人发起了创业项目帮扶的通知,孙善永了解到情况后随即提交了申请。“他是我们辖区的居民,也具备手工工艺的技能,符合申请条件。”兴蓉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很快,在相关部门和兴蓉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孙善永顺利申请到了手工项目,平时教社区居民做手工,自己也做些手工艺品维持生活。
精工织补
“精工织补,要补得让你看不出来。如今人们的穿着越来越讲究,不少品牌服装不小心挂个洞,既心疼又舍不得丢,只有找人‘精工织补’。”依靠纯手工一针一线精心打磨,孙善永逐渐积累起了好口碑,接到的活儿也从普通衣服逐渐积累到比较高端的品牌服装。
孙善永精工织补后的裙子
孙善永的日子也一天天的红火了起来。但对于孙善永而言,最大的收获,还是当客人拿到织补好的衣服后满意的笑容,那每每都让他觉得特别欣慰,“比如某一天临时有事突然没来,好多人都会打电话过来问什么情况,你就会感觉自己被别人需要,这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
B面——
犟心·不屈服命运的马拉松爱好者
而孙善永与马拉松的结缘同样颇具偶然性。
其实,早年间的孙善永因为双腿瘫痪,甚至有些自卑,每天的除了吃饭、生活,几乎不与外界接触,“灰色的童年一直影响到后来,哪怕是来成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基本也不怎么外出交往,连都江堰都没去过。”
孙善永的脸上总是挂满了笑容
2018年,自己的体检报告出来后,他开始隐隐担心起来。高血压等症状已经向身体发出了警示,怎样让自己保持健康?孙善永想到了电视上看到的“残疾人跑马拉松”的画面,“以前想过,但是觉得跑步与自己无缘。不过,不试一试怎么知道自己真的不行?”
2018年三月,孙善永在苏州第一次跑起了马拉松。迈出第一步,孙善永感受到了心境的开阔。他还记得,开赛前他坐着轮椅在起跑线等待,也曾害怕触碰到异样的目光,不过转念一想:“都走到了这一步了,就必须要坚持下去。”
陡增的运动量,让他的手和肩膀酸痛了两三天,他却不觉得苦,反而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孙善永工作室的墙上挂满了马拉松奖牌和参赛照片
同年5月20日,孙善永在云南大理跑完了自己的第一个全程马拉松。借助跑马拉松的契机,孙善永也创造了自己生活里的多个第一: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出远门……他总说,“跑马拉松不为追求名次,只是想传递健康跑、快乐跑的理念。”
当然,跑马拉松带给孙善永最大的变化,是他找到了更开阔的世界,借助跑步这个窗口他不再封闭自己,认识了不同的面孔,结交了不同的朋友。
孙善永工作室的墙上贴满了他的马拉松参赛编号
如今,孙善永的微信里有不跑友群,大家一起约着奔赴赛场,体验并肩作战的感觉;周末节假日则一起到成都各个角落拉练,成都体育学院、兴隆湖等地都留下过他们的身影;偶尔在一起围炉吃火锅,打开自己的心扉后,孙善永发现,原来世界比自己想象的更加有爱,他也更加愿意打开心扉与大家痛快交流。
无论是精工织补,还是轮椅上的马拉松,孙善永说这都是他所热爱的生活方式,“人的一生不可能全是坦途,每一种经历都是一种收获,所以我相信不管你经历了什么,只要积极面对每一天,明天就会变得更加灿烂。”
热爱生活的精工织补师孙善永
记者:彭伟 陈兵 郑毅
编辑:琪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