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静”于民!剑南大道打出降噪“组合拳”
说起剑南大道这条城南快速通道,除了忙碌以外,不少居住在附近的市民还非常关注其“噪音”带来的困扰。对于这个“老大难”问题,一直以来,成都高新区各级各部门都非常重视,通过各项举措重拳出击,终于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效果。
“我家就住在剑南大道旁边,以前吵得很,现在安静了许多。”家住清凤时代城居民古素英告诉记者。今年,在经过降噪路面改造试点工程等一系列的降噪“组合拳”之后,周边居民悄然发现,原本闹哄哄的剑南大道如今安静了许多。
剑南大道,这条纵穿三环路到天府五街的城南快速通道,平日里车流众多,忙碌繁华,近年来通过沿线景观打造,构建起宜居生活新场景,连接石羊立交到大源中央公园区域纵贯线,呈现出独具美学价值的城市名片。今年以来,成都高新区对剑南大道辖区段噪声治理工作高度重视、统筹推进、迅速行动,先后启动路面降噪改造工程、在主道两侧的绿化带种植高大树木、加大对运渣车等大型车辆的夜间管控力度等方式,让周边居民的居住体验得到大大改善。
实施降噪功能沥青混凝土路面改造
空隙路面“吸”走噪音
11月2日,记者来到剑南大道与盛邦街交叉口的天桥上,从上向下可以明显看到,出城方向路面较进城方向路面颜色要深一些,车辆行驶过后的声音也比常规路面更小。
“改造后的声音不像常规路面那么尖细。”从天桥走过的朱先生说,新铺的路面,车辆行驶过产生的噪音更小也更软,整条道路铺好后噪音应该会有明显降低。
今年以来,针对剑南大道噪音扰民情况,成都高新区高度重视,多措并举提升剑南大道通行质量和环境品质。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噪声,成都高新区从路面铺装材料着手,进行路面降噪改造,在去年示范段完成的基础上,今年剑南大道路面降噪工程再次启动,并于今夏完工。至此,剑南大道从三环路至区界全部改造完毕。
记者从成都高新区公园城市建设局了解到,早在2019年,成都高新区组织召开剑南大道交通噪声治理专题会,会议议定选取剑南大道(府城大道至锦城大道段),开展降噪功能沥青混凝土(OGFC)路面改造试点工作。示范段全长1.9公里,于2020年7月开工,同年8月底完工,改造完成后降噪效果良好,受到市民好评。
何为OGFC?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是“开级配抗滑表层”的缩写,是一种间断级配的混合料,属于开级配沥青碎石混合料范畴,设计空隙率比较大,车辆行驶时很大程度上消除了轮胎与路面间空气的抽吸与压缩,起到降低噪声的作用。同时,这种材料还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也称排水路面。由于其排水功能良好,还能减轻雨天行车水漂、水溅、水雾、眩光等。
在示范段施工过程中,车道布置采用了“主车道+辅道”模式。在示范段完工后,经专业监测单位对改造前后噪声数据进行对比,剑南大道源强声源噪声平均降低6.3-8.1分贝、敏感点(道路边建筑不同楼层)噪声平均降低3.9分贝。
今年4月,成都高新区启动了剑南大道剩余段改造工作,范围为三环路至区界。整个改造项目路面长度5.1公里,项目在6月1日进场施工,8月14日完工。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努力克服中高考及雨季对施工的影响,优化施工组织、加紧作业,剑南大道路面降噪工程圆满完成,一个“降噪版”的剑南大道得以完整呈现。
广泛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
收集居民意见建议
说到宜居,居住在这附近的市民最有话语权,而他们最关注的就是“噪音”带来的困扰。对于这个“老大难”问题,成都高新区各级各部门多措并举,重拳出击,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切实降低剑南大道沿线居民群众生活噪音问题影响。
据了解,剑南大道石羊辖区段长约7公里, 涉及府盛、锦羊、锦晖、锦城、盛兴、盛华、盛乐7个社区,沿线500米内涉及居民小区20个,居民3万多人。本着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的原则,4月14日,石羊街道党工委组织召开“石羊街道剑南大道噪音问题研判会”,并配合交警分局,加大对运渣车等大型车辆的夜间管控。同时,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走访、召开院落坝坝会和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收集居民意见、建议,搭建起居民群众了解政府工作的沟通桥梁。
“我们小区紧邻剑南大道,楼下又是世豪广场,以前每天吵得不行,现在噪音真的减少很多。”都城雅颂居居民吴洪会说说。
数据显示,2020年3月至2021年9月,石羊街道通过对网络理政的梳理,没有收到关于群众对剑南大道噪音的投诉案件。
2019年11月至2020年3月底,石羊街道出动工作人员和网格人员600余人次,通过入户走访并填写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社会公众满意度测评参考卷》800余份;并组织润富国际、峰度天下等楼盘小区居民代表,召开沟通座谈会议,绝大多数居民对剑南大道噪声治理工作表示满意。通过深入扎实的治理,剑南大道噪音扰民问题,如今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视频:何曼 陈实
文字:向晨晨 余书婷
图片:梁磊
编辑:袁也然 向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