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了巡访工作人员及时发现了我们家老人摔倒了,还拨打了120热线,这才让老人及时得到救援,真是太感谢巡访人员了。”家住芳草街街道的向婆婆的家人感叹道。
11月1日,方凤在例行巡访时,发现91岁的独居老人向婆婆家传来微弱的求救声,立刻上报巡访组负责人。联系家属、拨打120急救、叫来开锁师父……巡访组一系列应急机制启动,让在家摔倒的向婆婆及时前往医院、得到救治。这也让家属连续两天来不断对巡访组表示感谢。
这样感人的一幕,得益于成都高新区大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立足老年人切实需求,启动了居家老年人巡访关爱服务工作。记者了解到,随着巡访关爱服务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社会养老服务资源进一步被整合,多层次、多元化的巡访照护服务来到老人身边,让越来越多的高新老人感受到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争分夺秒破门而入 摔倒老人及时获救
11月1日上午11点,当巡访工作人员方凤在元通一巷小区进行巡访时,连续敲向婆婆家门无人回应且打电话无法接听,但隐约听见屋内传来向婆婆微弱的声音:“小方,我摔倒了”。
方凤察觉不对,她也是以第一遇到这样的情况,在感到紧张的同时立即上报巡访组负责人杨姚华,杨姚华立刻按应急响应程序。“我们第一时间联系家属,拨打了120救护,并紧急赶往现场。”杨姚华告诉记者。
但现场最令人着急的是,紧急时刻家属电话始终无人接听。巡访组本着紧急救援、生命安全第一的原则,在邻居街坊的见证下,立即与小区安保人员商议先将门锁撬开,查看老人情况。房门打开后,巡访社工边询问老人情况,边安抚老人情绪。原来,老人是半夜上厕所不慎摔倒,在打算电话求助时又不慎在卧室摔倒、难以起身。
在老人受伤情况不明的情况下,巡访组红十字救生工作人员为避免老人二次受伤,指导现场人员不要触碰老人,并给老人盖上棉被保持体温。
万幸的是,120救护车在20分钟左右就迅速赶到了现场。经过医生初步检查评判,老人虽然气息较弱,但颅脑大概率没有受到损伤。这下,工作人员和街坊们也都松下一口气,大家也感叹这一针对居家老人的巡访项目真是好,及时挽救向婆婆的生命,避免一场悲剧的发生。
“在将老人送医过程中,我们也持续与家属电话联系,最终在老人入住医院时家属终于接通电话并赶到医院。”杨姚华告诉记者,在沟通和交接好老人的基本情况后,才放心的离开。当日下午3点,工作人员再次拨通了老人家属电话,询问情况,家属表示老人目前状态稳定,电话中还传来向婆婆微弱的感谢声音。此时此刻,紧急忙碌的一天换来了老人有惊无险,巡访组工作人员心中的石头才终于落地。
多措并举来服务 对老人是巡访更是关爱
杨姚华告诉记者,作为芳草街道居家老人巡访关爱服务工作的承接机构,仪陇县馨挽秋贴身老年服务中心目前有十余名工作人员在负责该项工作,面向区内有需求的老年人进行巡访关爱服务。
围绕该项工作,服务机构将开展信息登记,全面了解老人的情况和需求,根据其困难程度、需求差异来个性化定制服务方案。巡访方式也分为上门巡访、电话问候、视频探访、微信问候、邻里询问等多种方式。针对高龄、独居、行动困难等重点老人,以上门探视为主,每周至少一次。“今年我们预计在芳草街道内重点巡访老人达到100人。”杨姚华说。
为了保障巡访关爱服务的开展落实到位,该工作全面上网,巡访工作人员会在网络系统中打卡记录巡访情况,包括探视照片、电话视频截图以及老人的居住环境、健康状况、安全情况、卫生情况等内容,确保每一次巡访都有实效。如果老人有生活上的不便和需求,巡访人员也会第一时间给予帮助、提供暖心服务。
记者从成都高新区社区发展治理和社会保障局获悉,今年,《成都高新区居家老年人巡访关爱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正式印发,该项工作在全区内逐渐铺开,得到了广大老人及家属们的好评。
除了明确巡访方式、服务类别、巡访内容、组织保障等,成都高新区还鼓励专业社工组织、志愿者组织、基层老年协会等社会组织和基层社区队伍结合自身市级,建立“时间银行”积分制、邻里照护互助制等各类无偿、低偿和个性化有偿服务,同时招募低龄、健康老年志愿者开展巡访服务,让这项工作内涵更丰富、服务更多元。
根据方案,今年,成都高新区居家老年人巡访关爱服务工作全面落实开展,制度基本建立,对象实现全面覆盖。2023年,将实现全区居家老年人巡访关爱服务机制健全,服务对象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高。
文字:余书婷
受访者供图
编辑:向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