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全国单日新增本土新冠肺炎感染者连续超千例,多地出现聚集性疫情。为最大限度保障广大市民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保护我们的城市安全、家人健康,成都高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呼吁大家有序接种、构筑屏障。新冠病毒疫苗可以有效建立免疫屏障,尤其是可以降低危重症比例和病死率,请符合加强免疫接种条件、未完成全程免疫接种、未接种的市民朋友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青少年,尽早主动接种疫苗。
4月11日,记者获悉,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已完成全人群新冠疫苗接种314万余剂次。其中,9.5万余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已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为确保新冠疫苗“应接尽接”,方便身体健康的高龄居民接种,成都高新区精细化提供疫苗接种服务,各街道不仅开设疫苗接种老年人专场,还派出专车接送、志愿者全程陪护等服务,让辖区“60+”老年人更方便、更快捷、更安全地接种疫苗。
中和街道的老党员刘于集爷爷今年已经87岁,由于女儿工作繁忙,平时没有时间陪同他接种疫苗。刘爷爷所居住的七里社区得知情况后,立即派党员志愿者上门帮老人登记信息,不仅安排专车接送,还安排社区工作人员和党员志愿者全程跟随服务、协助老人进行登记,陪伴老人接种完疫苗留观30分钟后乘“专车”返回,实现了疫苗接种“一站式”服务。
在中和街道七里社区,为了让更多“60+”的老年人享受到陪伴式的疫苗接种服务,党员志愿者们特别开展了长期的“我为群众办实事——温暖接送”志愿服务活动,为行动不便和子女不在身边的老年人安排专车接送、全程陪护,让辖区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接种新冠疫苗。
这种“温情接送”的方式,热情主动的服务让居民接种疫苗暖心又安心,也营造出了温馨和谐的大家庭氛围,真切地让居民感受到了社区大家庭的温暖与关怀。
家住石羊街道锦城社区南苑B区的张阿姨今年已经67岁了,近期刚到新冠疫苗第三针接种时间,正打算去接种第三针。但由于疫情管控原因,临近的疫苗接种点也暂时关闭,张阿姨便主动请缨到疫情一线参与志愿服务,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开展核酸检测秩序维护等工作。4月11日,石羊街道锦城社区临时接种点正常开放,张阿姨收拾完家里,便早早去了现场顺利完成了第三针疫苗接种,“接种新冠疫苗就是保护我们健康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青少年,大家都需要积极参与。”张阿姨告诉记者。
除了张阿姨这样的志愿者外,在接种点,随处可见热心服务的志愿者,他们引导老年人排队、登记,帮助填写登记单,最大程度给老人们提供方便。
“为了做好一对一服务,许多志愿者都来帮忙了,手把手帮助老人填写信息。”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各社区都增派了工作人员在接种点服务,为接种专场保驾护航。
为持续推进60岁以上老年人疫苗接种工作,提高新冠疫苗接种覆盖率,桂溪街道临江社区、和平社区等多个社区都开辟了“抗‘疫’公交专线”和“疫苗绿色直通车”,全力保障居民们的新冠疫苗接种服务。
“老年人们总会遇到出行不便、填写困难、无人陪同等难题,我是一名公交司机,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在疫情防控或者社区党组织方面有需要用车或用得上我的地方,我们肯定义不容辞地帮忙。”成都公交集团星辰巴士有限公司的公交车司机李勇告诉记者。李勇是桂溪街道临江社区“疫苗绿色直通车”的专属司机,每天早上9点,他都要组织居民们有序上车,负责接送临江辖区3-17岁学生以及60岁以上老年人前往润莱金座疫苗接种点接种疫苗和核酸检测。
每逢接种当日,在社区工作人员和党员志愿者们的全程陪同下,社区的老年人们都可以统一乘坐“疫苗绿色直通车”前往接种点位,同时社区工作人员耐心为老年人讲解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确保整个接种过程组织有序、分工明确。
据成都高新区教文卫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新冠疫苗接种服务开展以来,成都高新区各街道采取短信和电话联系、“敲门行动”、点对点车辆接送、发放宣传礼品、开展义诊活动、一对一科普答疑等形式,做好新冠疫苗接种服务。同时,积极推进养老机构、老年人健身娱乐活动场所、老年活动中心等场所符合接种条件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接种工作,采取上门接种、设置接种流动车、定点车辆接送、开通“绿色通道”等多种形式,打破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障碍,推出多重暖心服务。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充分发挥了老年人健康管理档案作用,结合慢病管理等多种方式做好老年人疫苗接种服务,安排工作经验丰富、对老年人常见病诊疗工作熟悉的医务人员参加接种和医疗保障工作,对老年人精准动员,耐心解答家属疑虑。
文字:向晨晨
图片由受访部门及街道提供
编辑:袁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