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成都经济“半年报”出炉。今年上半年,成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965.55亿元,同比增长3.0%,增速分别高于同期全国、全省0.5、0.2个百分点。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是中央对今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今年以来,成都全市上下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统计数据表明,面对国内外的严峻复杂环境,成都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趋势向好。
那么,上半年成都经济运行主要呈现哪些特点、释放出怎样的信号?下半年经济运行将有哪些值得期待?围绕这些热点问题,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予以了解析。
看态势
“三驾马车”以平稳速度向前行进
投资、消费、出口,被称为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那么,这“三驾马车”上半年在成都跑得怎么样?
“上半年,成都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充分发挥‘双机场’‘双通道’作用,强化重大项目牵引带动,全力促进投资扩量、消费复苏、外贸增长。”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称,具体而言,上半年成都投资运行趋稳、消费逐步回升、外贸持续增长。
投资带动性强、关联度高,一直扮演着补短板、调结构、蓄动能的重要角色。数据显示,上半年成都946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172.0亿元,占年度计划的61.0%,高于时序进度11.0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成都强化协调调度,建立项目推动产业建圈强链“红黑榜”机制,开展分区分片蹲点督导,接续发布城市机会清单,促进项目多投快建。其中,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世界园博会园区等64个项目提前开工,四川天府新区海康威视成都科技园、青白江区国际贸易产业园等34个项目按期竣工,成都市绕城高速天然气高压输储气管道、成自铁路成都段等24个续建项目提前半年完成年度目标。
作为“三驾马车”之一,消费在上半年呈现出逐步回升态势,这与成都多措并举促进消费有着密切联系。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发展形势,成都实施消费场所分类分级弹性管理,发放消费券264万张、核销率达到94%,有效提振实体零售、餐饮等行业信心。同时,开展购车促销,落实购置税减半,6月份成都的汽车零售额由负转正、同比增长6.9%。另外,上半年升级类消费较为活跃,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同比增长91.5%、83.2%。
自从天府国际机场建成投运后,成都迈入“两场一体”协同运营的新发展格局,目前“两场一体”协同效应逐步显现,上半年成都航空枢纽运输起降架次、旅客吞吐量均居全国城市排名第一,同时从成都始发的中欧班列平稳运行,成都“两场两港”为外贸稳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持。上半年,成都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4034.6亿元、同比增长9.5%,总量和增速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分别排名第6位和第5位。
看特点
建圈强链促进经济提质增效
助企纾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以产业图谱为引领,聚焦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实施强链补链稳链靶向招商,一批重大项目招引正在取得突破。”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称,今年以来,成都加快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有力促进经济提质增效,成为上半年经济运行中的一大特点。
上半年,成都围绕21个重点产业链引进重大项目和高能级项目192个、总投资4117.07亿元。围绕务实解决供应链链主和关键配套企业困难问题,成都在链上组建专班有效帮助企业促进发展,54家新建投产企业6月拉动工业增长1.8个百分点。
数据无声,发展有痕。上半年,成都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7%、3.8%、2.5%。其中,伴随深入实施龙头企业保供稳链工程,上半年全市“30+5”重点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6%;加快恢复制造业供应链,6月一汽丰田、四川领吉等全面复产,上半年汽车制造业增长9.4%,电子信息产业增长14.6%;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受大型电厂投运及丰水期带动,增长23.1%。
与此同时,成都的服务业开始复苏,主要表现为金融市场保持稳健,金融业增长8.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保持活跃,增长10.6%;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提速扩能,保持20.0%以上营收增速。另外,成都实施“米袋子”“菜篮子”强基行动,上半年农业生产总体稳定。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成都先后出台“助企30条”“稳增长40条”,伴随这些助企纾困解难政策措施落地生根,有力保障了市场主体稳定,企业经营成本有所降低,政策对冲效应也逐步显现。上半年,成都新登记市场主体32.03万户、同比增长3.4%。
“发展活力正在激发。”市发改委该负责人称,成都相继出台“北交所13条”“科技金融资助管理办法”等政策,支持科技创新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登陆科创板、北交所,在天府股交中心挂牌,上半年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11家,总数达138家,均居中西部第一。
看预期
“四抓”重点保障下半年经济平稳运行
下半年,成都经济运行将有哪些值得期待?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围绕做好下半年全市经济工作,积极应对内外复杂局面,深入落实“两稳一保”、产业建圈强链、重大项目攻坚、三个做优做强、四大结构调整等重点任务,强化政策落地,统筹发展与安全,全力以赴稳经济保增长促发展,维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一是抓政策落实稳市场主体。持续巩固助企惠企系列政策成效,在保持政策延续性的同时,推动政策着力点由短期救助向激发内在活力转变、由稳住存量向做大增量转变,聚焦“拓需求、降成本、给机会”等重点方向加强政策力度,增强企业自我“造血”能力。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发挥政策乘数效应。
二是抓项目投资稳经济大盘。抓好已签约项目落地转化,尽早实现投资形象进度。强化项目入库指导,进一步增强项目投资要素保障,做好金融工具对接,争取更多资本金;强化用地保障,促进基建投资增长。突出抓好产业投资,制定工业投资“在建项目50强”“招引项目50强”清单,以“清单制+责任制”促进产业投资增长。
三是抓稳产满产保工业增长。坚持抓重点,突出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赛道的链主企业,以链带链,“一对一”专班帮扶重点企业稳定生产、市场拓展、项目推进。完善有序用电方案,加强用电指导,精准保障市场销售旺、产能利用率高的工业企业电力供应。搭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中供需对接平台,促进企业间相互采购、互为配套。在电子信息产业中不断拓展细分领域建圈强链,发展新经济、拓展应用场景,打通产业循环堵点。
四是抓民生保安全。全力扩大就业稳定收入预期、提振消费信心,加大力度促进就业。保持粮食生产稳定,保障粮价稳定。坚决守住疫情防控成果,压实各方责任,最大限度减小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来源:成都日报锦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