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师
受疫情影响,今年春天,市民没能早早走出去感受春光。但这份春景,却一直有人在默默守护。复工后,走在成都高新区街头,成仁快速路青草茵茵,吉泰路花树添彩,桂溪生态公园春花烂漫、碧水清波……没有野蛮疯长、萧条凋落,反而更生机勃勃,令人眼前一亮。
这是一份属于成都高新区园林管护人员的自豪。作为城市环境的美容师,一修一剪,为城市增添无穷魅力。在疫情期间,他们默默养护花树,用双手为市民编织、守护如画春光。
3月12日,正逢植树节,记者跟随成都高新区生态环境和城市管理局(以下简称生态城管局)的一线管护人员,见证了城市环境美容师们普通而又忙碌的一天。
现场:每天“跑”近200公里
漫长寒冬,造成部分黄土裸露、花草干枯、土地板结。当天上午,记者来到成都高新区新川公园,只见十多名园林工人正在忙碌。他们分成多个小组,有的为草坪进行浇水,有的为徒长的绿化带修剪,还有蹲在草坪中,仔细拔除杂草。
“修剪到位,抽芽后长势才会好。现在园林都是精细化管养,这一片年前休眠期已全面修剪过,但平时还得根据情况不断小修。”成都高新区生态环境局园林绿化管护项目经理刘文贵介绍,一年之季在于春,现在正是林草复苏萌动的时令节气,园林绿化养护的重点,就是浇水、除杂芜、复壮植株。
忙完新川公园的督导,刘文贵又马不停蹄赶往蓉遵高速附近一处立交桥点位。记者看到,过往该处的车辆,大货车居多,灰尘大,周围绿植都是灰蒙蒙一片。经绿化管护人员的浇灌,草坪才慢慢显露出“本色”。
“这些地方没有水源,货车、渣车多,是最难打理的,只有勤快点。”刘文贵告诉记者,南区、东区、西区的各个点位,每天他都要去看,开车至少要跑近200多公里。
见证:“绿色”与城市发展同步
在成都高新区起步发展时,刘文贵就来到这片热土,进入园林管护行业工作,一干就是20多年。作为一名城市环境的老“美容师”,他见证了成都高新区的“绿色”发展史。
“最初全区绿地面积就几万个平方,10多年前开始很密集地增加,绿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谈起高新区绿化的“进阶史”,刘文贵如数家珍,自豪地说,高新区的发展是一条“绿色之路”,城市每扩建一点,绿色就增加一片,是实实在在的“公园城市”。
“以前的绿化栽种的是银杏、香樟、女桢等普通品种,没有凳子、卫生间、休息区等配套,现在可以说天翻地覆的变化。”刘文贵介绍,现在的绿化管护,对景观效果、综合功能性要求更高,植物方面,淘汰了许多老品种,新增蓝花楹、朴树、凤仙等,保障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有“看点”。
7、8、9月份,最为酷热,又逢雨季,却是他们最繁忙的时节。
“这个时期非常利于植物生长,杂草也长得快,病虫害高发,基本上我们十天就要修剪一次。”刘文贵说,他们最怕的是遇到极端天气,大风大雨,树枝摇摇欲坠、或是断裂,必须冒着危险上前清理。
为市民“守护”春光
疫情形势最严峻的时候,大部分市民都没有出门。园林管护工作,却并没有因为“无人欣赏”而停滞。
“我们反而要做得更好、把城市‘修剪’得更漂亮,为市民‘守住’春光!”成都高新区生态环境和城市管理局园林处相关负责人说,正因为疫情带来了“阴霾”,他们才更第一时间传递春的气息,向市民展示绿树红花的生机与活力,传递必胜的信心。
这不是一句空话。早在春节期间,该局就提前“出击”,对全区范围内公园、绿地等区域现场检查,结合疫情,制定计划;从1月底开始,对南区、西区、东区的公园、游园、道路绿地,浇水灌溉;每日清除绿地内落叶、杂草、垃圾等杂物,保证美观和整洁;对长势不良的绿植、花卉,进行施肥复壮;对裸土、死亡绿地草坪更换,对缺株、死亡灌木进行补植,增强美化效果。
“随着疫情的好转,越来越多的人走出了家门,感受久违的大自然,我们已经准备好迎接大家了。”该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有信心带给大家一个“更美更绿”的高新!
记者:闫静
编辑:琪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