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抢先看!涪陵区“三亮三比”电视访谈第五场!

2020-06-05 09:51:24 


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我们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更需要我们凝聚各方合力,持续发力。今天,我们将要继续关注的是推进教育协同发展、平安建设、数字经济和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

 


区教委:高标准办好每一所学校,高质量育好每一名学生,进一步提升涪陵教育的区域性辐射力和影响力。

孙应勇15s


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涪陵教育将如何作为?


孙应勇:我们将聚焦“三个重要”定位,找优势、补短板、谋新路,加快推动涪陵教育高质量发展,建好高品质学校,育好高素质学生,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将涪陵建成为“学有优教”的幸福之城美丽之城。我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涪陵教育应以打造“两区、一基地、一中心”、建成重庆市教育强区为目标,即:重庆市学前教育示范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重庆市高中教育品牌基地和区域性职业教育中心,让涪陵教育在圈内有影响、在重庆有地位、在区域内有名气,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独具特色、不可或缺的教育支点城市。


打造“两区”“一基地”“一中心”、建成重庆区域性的教育中心,我们的优势在哪里,我们的底子在哪里?

 

孙应勇:一是学前教育水平较高。全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1.2%,超重庆平均水平4.2%,超四川平均水平8.4%;普惠率86%,超重庆平均水平5.8%,超四川平均水平8.3%。


二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区义务教育巩固率98%,超重庆平均水平3.5%,超四川平均水平2.6%,是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4个大项32个指标中,我区已经达标24项。


三是高中教育品牌凸显。全区现有市级重点高中4所,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9.2%,超过重庆平均水平3.2%,超四川平均水平6.5%;高考一本上线人数、一本上线率列重庆区县前列。


四是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有发展基础。长江师院师资力量、办学水平在成渝地区同类院校中位居前列,有地位有影响;工贸学院抢抓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机遇,办学规模逐年扩大。全区中职学校现有国家级示范中职学校2所,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1所,市级重点职业学校3所;主要专业与主要产业匹配度达到90%以上,年均培养高素质劳动者1.1万人。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一是学前教育示范区以发展公办园和示范园为发力点。采取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园,回收转制一批小区配套园,着力解决“入优质园难”的问题。


二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以实施集团化办学为推进器。坚持稳步推进、共建共享、特色发展、传承创新的原则,深化集团化办学,进一步整合城乡教育资源,范围上以江南城区、新城区为主战场,逐步延伸至乡镇(街道);形式上采取领办、引办、合办三种形式,力争到2022年建成10个教育集团,2025年建成15个教育集团,统筹城乡教育一体化优质均衡发展。


三是高中教育品牌基地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突破口,健全完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引进和培养名师优师100名以上、硕士研究生及以上人才200名以上。力争到2023年,基本建成重庆市高中教育品牌基地。


四是区域性职业教育中心以扩大高等教育规模、调整中职学校结构为主战场。支持长江师院建成应用型师范大学,支持重庆工贸学院建成市级优质高职院校。共建一批特色专业和特色实训基地,促进专业链与产业链、需求链无缝对接。力争到2025年,基本建成应用型大学与专业性高校相结合,高等职业院校与中等职业学校相贯通,支撑“一区”、辐射带动“两群”的区域性职业教育中心。

 

  

区公安局:将以新担当、新作为、新成效,为加快涪陵高质量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

冯鸿15s

 

涪陵要在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中担当更大使命、实现更大作为,平安稳定是大前提和保障。涪陵在提升群众安全感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呢?


冯鸿:2019年,我们的多项业务工作在全市排名第一。70周年大庆安保维稳工作我们获得了全市公安机关一等奖,涪陵区公安局还获得了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达到了99.23%,这是创了历史新高。


我们是怎么样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的呢?两个字,一是“打”,二是“防”。


“打”,打击犯罪。去年以来,我们围绕全区10个治安乱点,有针对性地调整了打防管控举措,加大了对“盗抢骗”案件的打击力度,先后开展了“净网” “昆仑” “云剑”等一系列专项行动,破获了刑事案件9500余件,现行八类暴力案件破案率达100%,现行命案破案率连续十年保持了100%,为人民群众追赃挽损6500余万元,打掉了黑恶团伙10个,有效地净化了社会环境。“防”,就是治安防范。我们在这方面从两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方面以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为载体,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开展社会面的大巡防,提高见警率、管事率,有效地震慑了违法犯罪。另外一方面,我们加强群防群治网络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现在公安部门在积极地进行不断尝试和创新,“民生警务”里面就有很多的亮点和新思路,具体有哪些相关情况?


冯鸿:首先,我们认真落实市公安局出台的一系列举措,比如说,服务民营经济30条+新10条、服务学校29条、服务旅游业23条、服务企业复工复产37条等等,这些举措,有效地解决了制约发展的诸多“痛点” “难点” “堵点”问题。


我们区公安局紧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要求,持续深化对民生警务的实践探索,相继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新举措。比如说交巡警板块推出了“电子商务+车驾管”模式,依托农村30个车管服务点、75个农村电商平台网点以及流动车管所进乡村,全面打通了车管驾业务服务农村的“最后一公里”;户政管理方面推出了户口身份证办理微信预约服务,有效地避免了群众长时间不确定的等候;出入境管理推出的免费照相、午间周末双延时、中高考生“暑期大礼包”等举措,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认可、社会的广泛赞誉。


接下来,我们涪陵公安还将推出一系列的民生实事,包括年内建成涪陵区反诈骗中心,这个主要是针对近年来网络诈骗犯罪手段不断翻新,发案持续保持高位态势采取的一种应对举措,中心建成后,我们的反诈队伍更专业、预警反制更高效、追赃挽损更彻底;第二在高笋塘桥达社区投用周鑫中心警务室,同步打造24小时“无人便民服务”;第三,在敦仁、荔枝、崇义、新区等城区派出所试点推出视频查询便民服务,将以前在公安局的视频查询权限下放到派出所,为亟需帮助的群众提供亲人寻找、失物查找等就近便民服务。


对进一步发挥公安机关保驾护航作用,加快涪陵高质量发展,涪陵公安又将如何作为?


冯鸿:我们将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从三个方面着力:


一、以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为抓手,强化风险预警、源头稳控、矛盾化解、依法处置,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二、以巩固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为导向,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切实保障人民安宁。


三、集中力量办好民生警务十件事,扎实开展服务企业发展、护航校园安全六大行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区科技局:“搭平台、引人才、培主体、促转化”, 主动运用高新技术去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的产业,培植新的动能。

 

马永刚15s

 

加快高质量发展,科技局将如何谋划?


马永刚:主持人刚才也说到,我们当前正在发生科学技术革命,每天各种新的技术是不断涌现,这些技术带来的新的观念更是犹如清风一样扑鼻而来,因此我们绝对不能够局限于我们以前的思维巢臼,更不能陶醉于我们以前旧的传统的业态,我们应该自觉的、主动的运用高新技术去改造提升我们的传统产业,培育新的产业,培植新的动能。

 

涪陵具体会有哪些行动呢?


马永刚:我们有个基本思路,这个基本思路就是“搭平台、引人才、培主体、促转化”。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为了把基础打好就要搭平台,当今世界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我们就要引人才,而科技创新不是空的,他要以大批的主体来承担,因此我们要培育主体,所有这一切都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促进科学技术尽快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因此我们要促转化。我们的基本思路就是这样。具体说来,我们有四大工程建设。


第一大工程就是要以创建国家高新区为牵引的平台体系建设,那么我们涪陵区的国家高新区现在是市级高新区,要争创国家级高新区,定位在基于三大技术,就是先进制造、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基础上是三大主导产业。为了建好、培育好这三大主导产业,我们就要建平台来支撑,如我们要培育医药大健康产业,那么我们就要把科技部下达的国家火炬涪陵现代中医药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好。又比如,我们要发挥我们高新区的优势,我们涪陵高新区能够后来居上,成为重庆市级的高新区,我们有一个优势是许多区县非常羡慕的,就是在园区里面我们有所大学——长江师范学院。第三方面的平台就是前几年我们科技局已经和全国几十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联系,就是我们建立了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涪陵技术成果转移中心。第四个方面就是我们要建好涪陵区的科技创新中心,建立科技研发、科技服务、企业孵化三朵云平台,能够支撑全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本营”。第五个方面是把散居在各个地方、各个企业内部的研发机构,以一种新的方式集聚起来,发挥整体力量。以“三大人才群体”集聚为支撑的创新人才团队建设工程。什么是“三大人才群体”呢?这“三大人才群体”相对于我们广大的人才群体是一个关键少数。第一个关键少数就是把重庆“英才计划”的人才用好,因为重庆“英才计划”是重庆的人才的精英。怎么用好呢?我们就要发挥他们的关键少数作用,让他们建立工作室、建相应的平台,集聚各方面的人才,形成人才团队,这就是人才工程建设。


第三方面就是以“十百千”企业发展为目标的创新主体培育工程。那么“十百千”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要打造十家研发型的企业,再一个就是要打造一百家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第三个方面就是广泛发展科技型企业,就是重庆市级科技型企业,要发展达到上千家。第四个工程就是以“5+2”产业发展为需求的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应用工程。就是我们有工业的五个支柱产业,然后农业方面顶级的现代农业,服务业里面的现代服务业,都是他们的高端顶层,我们围绕着这7个产业,以他们的需求为导向,针对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共性技术,特别是瓶颈制约技术、“卡脖子”技术,围绕这些技术进行攻关、研发,促进他们成果转化,这样我们希望将来高新技术产品能够达到500件以上。

我们相信,通过以上措施,不久的将来,涪陵的国家高新区一定能够如日东升、蓬勃兴旺,天下各路英才纷至沓来、共筑美好,成百上千的科技型企业将会走向全国、面向世界,一个支撑“一区”、辐射“两群”的科技创新高地在双城经济圈的东端和“一区”与“两群”链接处将坚实而强势地凸起。

 

 

 

区大数据局:积极培育“云联数算用”要素集群,着力打造区域大数据中心,激发数据潜能,努力推动数字经济成为涪陵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伍颖15s

 

在推进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如何运用像华为云计算中心这样的新基建、新技术实现数据汇聚、联通、应用呢?


伍颖:区大数据发展局一直以来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五届八次全会和区委五届九次全会精神,大力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努力打造区域性大数据中心,以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为重点,全面落实“云长制”,让大数据为生活添彩。具体来说,两个方面(两个抓手):


第一方面,加快新基建。一是力争将涪陵区纳入重庆云计算产业布局来进行打造,力争成为全市政务云同城灾备中心、云计算区域性节点数据中心,同时我们加强与成都、眉山、泸州数据中心的合作,力争建立数据共建共享机制。二是大力推进5G规模组网,今年6月底将建成1348座5G基站,重点覆盖商圈、景点和车站,力争将涪陵区纳入重庆5G重点建设区县。三是将实现4G和光纤网络全覆盖,确保全区人口聚居地4G网络全面覆盖,光纤网络应有尽有,全面完成2020年脱贫攻坚任务。


第二方面,加快数据聚通用。聚是前提,通是基础(关键),用是目的。聚方面,我们将制定全区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和云服务资源管理办法,按照“上云是原则,不上云是例外”,将全区各部门自建非涉密政务信息系统100%迁移上云,同时推动具备整合条件的系统迁移上云(进行整合)。通是关键,我们将探索区级部门数据共建共享机制,发布区级政务数据资源共享清单和责任清单,设立政务数据安全防护制度和管理评价办法,完善区级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力争实现市区两级数据的畅通流动。用是目的,今年将编制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规划,搭建共性技术和业务协同共性支撑平台,实现区级政务数据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的流动,努力实现民生、城管、交通等城市综合服务“一张网”,同时围绕解决民生痛点难点问题,实施一批“小切口、大民生”创新应用示范项目;推动区块链在工业、农业、金融等领域深度融合。

 

在推进成渝经济圈双城建设的过程当中,涪陵将如何来作为,涪陵的数字经济会有一个怎样的变化和提升?


伍颖:国家现在大力提倡发展数字经济,区委五届九次全会也提出我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我们将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推动数字经济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建立数字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让大数据为经济赋能。


第一,理清数字经济发展思路。今年将制定十四五《涪陵区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完成《涪陵高新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积极融入全市数字经济“一体、两翼、多点”发展格局,以涪陵高新区为主战场,力争将涪陵智能制造、云计算、大数据,还有文化创意等产业融入全市整体规划布局,同时加强区县间横向合作,充分发挥试验区建设的重点节点作用。


第二,探索打造涪陵数字经济产业园。我们现在的思路是“一园三区”。依托以高新区核心区域打造数字经济产业孵化区。二是以清华启迪未来科技城为中心,打造数字经济产业加速区。三是以华为云计算中心为节点,打造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区。


第三,培育数字经济产业集群。一是推动全市5G区域数据中心落地涪陵,积极探索5G商业化场景应用。二是依托清华启迪、互爱科技、科技创新中心、电商园等平台,积极引进一批机器人教育、数字内容、跨境电商优质企业,构建大数据产业链、价值链和生态链(系统),培育大数据增值应用新业态,培育形成新增长点。三是围绕涪陵工业产业链生态,重点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传统产业的深度应用,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智能(制造)产业集群。我们现在正在依托华为涪陵云计算中心,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企业“上云上平台”,积极贯通内外产业链、价值链,为孕育网络协同化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奠定基础。

 

 



后期制作/王映捷 熊峰

编辑/卢维

责编/张韵晨

监制/杜焱彦

总监制/涂猛进

热门评论
打开无限涪陵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三亮三比”电视访谈评价评优办法! 2020-06-01 09:54:19
图文抢先看!涪陵区“三亮三比”电视访谈第五场! 2020-06-05 09:51:25
涪陵区 “三亮三比” 电视访谈(李渡街道) 2020-06-04 21:00:00
涪陵区 “三亮三比” 电视访谈(江北街道) 2020-06-04 21:00:00
涪陵区 “三亮三比” 电视访谈(义和镇) 2020-06-04 21:00:00
涪陵区 “三亮三比” 电视访谈(马武镇) 2020-06-04 21:00:00
图文抢先看!涪陵区“三亮三比”电视访谈第四场! 2020-06-04 11:19:23
【预告】“三亮三比”第五期节目6月5日播出! 2020-06-04 10:30:00
涪陵区 “三亮三比” 电视访谈(区卫健委) 2020-06-03 21:00:00
涪陵区 “三亮三比” 电视访谈(区民政局) 2020-06-03 21:00:00
没看够!下载个无限涪陵呗!
无限涪陵 身边新闻 一手掌握 立即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