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加快高质量发展,涪陵作为重庆的工业大区,要继续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加快建设重庆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才能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实现更大作为。今天我们将要继续关注的是涪陵工业的发展。
涪陵新城区:充分发挥新城区作为涪陵区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城市建设的主战场的作用,加快建设涪陵高端产业基地、综合交通枢纽、对外开放门户、创新开放中心。
新城区彭豪15s
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机遇,涪陵新城区如何作为?
彭 豪:新城区是涪陵未来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主战场。我们将紧扣“以产兴城、以城聚产、产城景融合”的发展思路,力争到2035年,建成集聚50万人口、5000亿工业总产值,全国一流的宜居宜业宜游的工业园区。
在产业发展方面。新城区产业培育已形成了“装备制造、食品医药、电子信息、材料”四大支柱产业,2019年规上工业产值和工业总产值双双突破千亿元。未来我们将以现有产业为基础,突出壮“链”、强“药”、大“数”思路,做优做强智能制造、医养健康、数字经济三大产业集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智能制造以华晨鑫源、万达薄板、三爱海陵、川船重工、页岩气勘探开发等龙头企业为基础,聚焦新能源及智能汽车、新材料、精密零部件、页岩气装备四大细分领域,建设成渝地区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医养健康以太极集团、葵花药业、华兰生物等龙头企业为基础,聚焦医疗器械制造、现代中药、生物制药、健康食品、健康管理五大细分领域,打造成渝地区有较大影响的医养健康产业集群。数字经济将以华为云计算大数据中心、数资区块链、清华启迪大数据产业园为基础,聚力大数据、软件服务、数字内容、智能终端和集成电路等,努力成为重庆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的重要支撑。力争到2035年,数字经济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
在城市建设方面,涪陵新城区如何布局?
彭 豪:在城市建设方面。新城区将“两线三片”作为城市建设重中之重,着力提升城市建设的能级品质。涞滩河片区沿线将实现全线联动、水岸同建、宜居宜游,着力打造高品质的精致生活区;高铁片区紧扣渝西、渝万、渝武高铁“三高”汇聚涪陵新城区的契机,快速形成成渝地区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对外开放门户;中央商务片区着力突出商务和教育功能,促进文体教育融合,提质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速打造百亿级商圈;玉屏公园片区着力强化服务功能,全力打造集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美丽宜居为一体的魅力玉屏、活力玉屏。一个宜居宜业宜游“三宜一体”、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靓丽城区即将呈现在大家面前。
目前已有很多较大影响的企业入驻涪陵新城区,涪陵新城区如何优化营商环境?
彭 豪:新城区一贯坚持“硬件不足软件补”的营商理念,实施 “一对一”“全天候”的服务企业专员制度,着力打造一流的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每月最后一周为企业专员服务周,企业服务专员常驻企业收集信息和诉求,以服务企业成效作为考核的工作业绩,更大力度打造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为新城区快速发展注入活力与动力。
龙桥工业园区:围绕打造长江上游区域性物流中心和西部重要的智能制造、新材料等综合产业集聚基地目标,加快推动项目建设,高标准谋划打造新石组团,大力发展临港经济,力促园区转型升级。
龙桥工业园区张宇15s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龙桥工业园区将如何谋划?
张宇:龙桥园区面对新的机遇挑战,将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进一步提高站位,聚焦“三个重要”战略定位,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努力克服园区基础设施薄弱、公共配套服务不足、企业发展质量不高等瓶颈制约,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围绕打造长江上游区域性物流中心和西部重要的智能制造、新材料等综合产业集聚基地目标,全力开展招商引资,加快推动项目建设,高标准谋划打造新石组团,大力发展临港经济,力促园区转型升级,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
龙桥工业园区在打造优势产业集群上,将如何作为?
张宇:产业发展是园区的基础和根本,园区在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思路和举措主要包括:一是突出临港经济特色,规划引领打造产业集群。当前,要重点围绕龙头港,合理确定园区重点产业发展方向,集中力量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当前,特别是要重点围绕落户的韵达快递,积极引进其他相关物流快递企业,着力打造全市乃至西部地区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影响力的现代物流快递产业基地。二是补链强链完善产业链条,特别是要围绕蓬威石化和万凯PET新材料,延伸聚酯产业链条,横向拓展依托我区页岩气资源丰富的优势,引进乙二醇项目;纵向延伸加快推进蓬威石化扩能至120万吨,引进长丝短纤项目,努力建成中西部乃至全国重要的PET新材料集群高地。三是招大引强与培育并举提升企业实力,立足园区现有优势和产业,下功夫再重点招引一批大企业、好企业,快速拉升入园企业整体实力。同时,要结合现状,重点引导培育园区现有企业壮大自身实力和提升发展能级。
发展临港经济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龙桥工业园区将作何打算?
张宇:龙桥工业园区具有深水良港龙头港铁公水联运有利条件,当前,市委、市政府正着力推动涪陵港和果园港、万州港打造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和国际航运物流枢纽,这为园区发展临港经济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园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破题:
一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依托龙头港、网唛电商园、韵达快递物流基地等,加强电商物流、冷链物流、智慧物流和枢纽物流建设,打造成渝地区东部重要的物流集散中心。
二是发展特色临港经济。与综保区、高新区联动,在园区建设物流仓库、配送中心等,打造港口物流基地,并争取再引进一批现代物流企业,探索发展港区期货交割、高层次打造港航服务、大力培育航运交易等特色临港经济。
三是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市政道路龙头港—两江新区快速通道建设;力争升级改造铁路货运西站和建设龙头港集疏运中心;进一步推动龙头港港区建设,不断将航线和运力辐射至宜宾、泸州、永川、合川等成渝腹地。
白涛园区:将白涛园区打造成为成渝地区首屈一指的绿色循环经济示范区,全国名列前茅的高分子新材料高地。
白涛园区文坚15s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对白涛园区加快高质量发展是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白涛园区在产业发展上怎样谋划?
文坚:白涛园区始终坚持走特色产业之路,延链成群、集群化发展,不断提升园区竞争实力。下一步,我们将聚焦主导产业提档升级,重点发展五大产业集群:立足龙头企业发展聚氨酯和聚酰胺产业,立足资源优势发展清洁能源和天然气加工产业,立足氯碱基础发展农药医药和精细化工产业,立足科技转化发展化纤和高分子工程塑料产业,立足铝合金材料发展铝深加工和其他配套产业。形成以高分子新材料、生药医药、铝深加工材料等多产业集群化发展格局,为建成千亿级工业园区打下坚实基础。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白涛园区有什么举措?
文坚:新的机遇千载难逢,发展时不我待。我们除了要对产业发展有长远的定位和规划,还要从龙头企业的培育、物流通道的畅通、招商引资的创新等方面入手,主动作为、顺势而为、奋发有为,开创园区发展新局面。
一是培育龙头企业。重点培育百亿级企业3户、50亿级产业5户、20亿级企业20户。形成一批生产经营规模大、主业优势明显、带动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龙头企业。
二是畅通园区物流。做好渝怀铁路白涛货站升级、危化品火车站、码头扩能改造;建设白涛乌江二桥,打通梓白高速连接园区主干道及乌江东岸物流码头道路的放射状的运输网络,使大进大出的园区物流实现江海通达、快进快出。
三是壮大产业集群。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龙头企业为依托,顺藤摸瓜、延链成群,以商招商、壮大集群。积极引进产业链上项目,提高园区产业关联度,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从而推进园区绿色、可持续发展。
不仅要做到对内高水平建设,还要做好对外高质量开放, 白涛园区“对外”有何打算?
文坚:要真正实现白涛园区的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这个基本要求和原则的前提下,广泛开展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承接和优选延链、补链产业项目,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实现与发达地区的产业共兴。
同时,我们也将主动与成渝地区相关园区积极对接,开展产业深度合作,推动园区和园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形成战略同盟,实现产业协同发展。比如,华峰新材料基地要与长寿、四川南充、泸州等地形成产品供应、链上互补,为双方企业做大做强夯实基础。
我们还要鼓励园区龙头企业走出去与成渝地区高校、科研机构开展研发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见效,不断积蓄发展新动能,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
清溪园区:抓住机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为涪陵更好发挥“三个重要”定位功能作出应有的贡献。
清溪园区何杰15s
清溪园区在推进园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
何 杰:近年来,我们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通过去劣存优、提质增效和培育新动能,推动了园区产业转型升级,目前清溪园区已基本形成电解铝、铝加工和金属材料两大主导产业,规模化、专业化、特色化成效明显,这两大产业还承载了全区近60%的发供电量,保障了涪陵地方电网的稳定和持续发展。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点,总结为“9个字”:
一是“做减法”。我们主动顺应国家产业政策、生态环保政策和产业发展趋势的变化,果断停建了电铝一体化项目,关停了东升5.2万吨电解铝、正杰电工原铝杆、东发阳极碳素、博鼎合金铝锭等近10亿元产值规模的落后产能。
二是“提品质”。我们积极响应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支持国丰实业、东庆铝业、天启铝业等企业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加大技术升级改造力度,提升了安全环保水平,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产品市场竞争力,同时引进浙江万丰集团300万件汽车铝轮毂项目,填补了高端铝精深加工的空白,电解铝及铝加工产业集群面貌焕然一新。
三是“添动能”。我们充分利用园区优势,主动出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了博赛集团新型金属材料产业项目,目前已建成投产一期50万吨硅锰铁合金、20万吨棕刚玉项目,两个项目在业内率先采用智能化技术,提高生产工艺精准化控制水平,回收生产尾气实现发电循环利用,成为同行业中高质量发展的典范,2019年实现产值近50亿元,占据了园区工业经济半壁江山。同时,二期70万吨铁合金项目已开工建设, 30万吨特种硅锰合金项目已成功签约,铁合金前端原料配套项目正在做可行性论证。
清溪园区如何为涪陵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何 杰:我认为,清溪园区目前奠定了特色明显的两大产业基础,储备了一批人才和技术,同时还具有充足的电力保障,随着园区物流基础条件的进一步完善,园区优势将更加明显。我们要充分依托这些优势,把握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市“一区两群” 战略发展机遇,牢固树立绿色环保理念,坚持走专业化、特色化发展之路,在扩张量的同时,更加注重质的提升,在“平台”“存量”“增量”等方面做好文章,力争到“十四五”末,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00亿元。
一是平台方面,要做优环境。在硬件方面,要抓住大通道建设契机,高标准规划建设园区物流通道并力争早日开工,进一步改善园区物流条件;要结合地形地貌做好国土空间规划以及路网、管线、场平的整体设计,有序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为后续招商项目顺利落地创造良好条件。在软件层面,要打造一支有激情、敢担当、善作为的园区干部队伍,牢固树立和践行“企业无小事”的理念,营造好良好的环境。
二是存量方面,要继续提质增效。要全力支持国丰实业转型升级,用活用好现有8万吨原铝产能,继续发挥好铝液直供优势,力争成功引进高端铝精深加工项目。要继续鼓励现有铝加工企业利用智能化手段进行工艺改造和升级,提高“绿色化”“智能化”水平,力争到“十四五”期未这一板块实现工业产值50亿元。
三是增量方面,要围绕龙头企业补链成群。重点依托博赛集团,在今年建成20万吨刚玉原料配套项目,2021年建成二期70万吨硅锰铁合金项目,2022年建成30万吨特种硅锰合金项目,随着这些项目陆续建成投产,博赛集团将在清溪园区形成国内乃至亚洲同行业中产业链最为完善、技术最为先进、产能最大、能耗最低的硅锰铁合金产业集群,力争在2023年打造出100亿“博赛新型金属材料产业园”。继续围绕万丰集团引进优质项目,力争在2023年底前开工建设二期300万件汽车铝轮毂项目,持续跟进涂覆、镁铝合金等高端项目,早日促成签约落地,把涪陵万丰培育为浙江万丰集团西南基地,在“十四五”末打造出50亿“万丰精品科技园”。
后期制作/熊峰
编辑/卢维
责编/张韵晨
监制/杜焱彦
总监制/涂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