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0月9日,油田党委下发《中共大庆油田委员会关于新时代履行岗位责任、弘扬严实作风的“四条要求”“五项措施”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弘扬严实作风,推动各项工作上水平。今日起开设《第107次新时代岗检进行时》栏目,报道油田各单位在新时代岗检中落实“四条要求”“五项措施”的实际行动,以及形成的新理念、新经验和见到的成效成果,敬请关注。
“管线防腐是今天新包的吗?怎么有划痕,这得返工,下次一定要让施工单位注意。还有这放着的是今天的防腐工作料吧?干完活后,场地必须收拾干净,一定不能出现上一次的问题……”10月18日,在对第一采油厂第四作业区中七联合站内的施工改造进行监管检查时,站长孙世鹏严肃地对值班干部员工要求道。
“上一次”?这又是什么情况?
事情还要从两个月前说起。8月14日的清晨,天气明朗,可走在中七联合站内的第四作业区经理、党委副书记张弼的脸上却没有一丝笑容,紧紧皱起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原来,为了改变设备老旧的现状,更好地适应自动化生产需求,中七联合站内正进行二期改造工程。作为作业区的重要工程之一,自然也被张弼时刻记在心里。这天,他在上班前独自前往中七联合站,进行了一次突击检查。
可呈现在他眼前的并不是一片“向好”,不应出现的问题“一抓一个准”。
8时,张弼当即将全作业区领导干部、机关职能岗位人员、基层队干部、承包商及施工单位负责人等80余人叫到施工现场,组织召开了一场现场会,把巡场检查时发现的问题一一指出。
“外来的施工人员有的没带牌、有的没有牌,你们是怎么抓的工作?怎么落实的上级要求?”
“为什么丢漆?偷工减料吗?你的严实态度在哪?你的严实精神在哪?”
“施工有标准、设计有标准,这是按照标准干的吗?”
“非施工期间物料与废料就可以随意堆放吗?”
……
张弼的话语如同一根根利针,直插人心、痛入骨髓,被点到名字的人员纷纷低下了头,脸色一个赛一个红。
但不留情面的批评、监管疏漏的曝光、逐项地严厉剖析,并不是最终目的,明晰问题原因、尽快拿出整改方案、遏制类似问题发生才是根本所在。在场的干部员工在对不严不实的现象进行深刻反思和自我批评后,纷纷表示要制订出问题的详细整改方案,并明确了整改时限。作业区的领导干部也决定从当日起下沉基层,集体驻点办公。
“当着这么多人面被批评,全站人的脸都挂不住了,但也狠狠敲响了我们思想上的警钟,工作监督不到位、工作态度不严谨、工作作风不严实等问题确确实实地出现在了我们站里。”现在,孙世鹏回想起当时的情景还心有余悸,却也深刻地认识到了,不能让工作满足于“一般化”,止步于“过得去”,而是应遵循新时代履行岗位责任、弘扬严实作风的“四条要求、五项措施”,人人、事事、时时、处处体现严和实。
事后,中七联合站成立了由值班干部、班长和员工组成的施工项目监督组,将监督工作列为生产运维班的岗位职责,并细化了具体的工作内容,对现场监督的施工安全、施工质量、施工进度、明确职责都有了详细的解释,进而让全员能自主发现问题、跟踪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思维习惯的养成,也有助于员工在施工改造期间乃至今后的日常工作当中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
这场现场分析会的影响并没有仅仅停留在中七联合站,而是随着严查之风吹向全作业区的每一个角落,引发了全员的震动与反思,各个站队纷纷自觉开始查摆自身和周围存在的不严不实问题,并不断加大剖析力度、加快整改速度,切实提升全作业区“刀尖向内”治未病的勇气和“刮骨疗毒”祛顽疾的担当。
“针对中七联现场会,我们队里也开展了相关讨论,对严实作风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中十六队采油队队长刘思聪严肃地说,他们队近期也将就“等”“靠”“要”等问题进行积极、深入地整改。
在随后的两个月中,第四作业区抓“严”压“实”不放,利用立体式、网格化监督等有效手段,对辖区内各类管理问题进行覆盖式查摆,召开反面现场剖析会3次,曝光各类问题19项,整改各类设备管理问题80余项。
如今,严实作风已在第四作业区蔚然成风,大大提振了全员的士气与干劲,为各项管理水平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完成全年各项指标坚定了信心。下一步,他们将持续贯彻落实好油田抓好“三件大事”的部署要求,为油田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来源 大庆油田报
图片 第一采油厂
编辑 宋庆晨
责编 李艳艳
审核 张卫红 李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