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生态环境500佳的夏履镇中心位置,坐落着夏履桥村。相传大禹治水途经此地,公元前21世纪,大禹经过这里时“冠挂不顾、履遗不蹑”,这个小村庄取名夏履桥。如今到了21世纪,夏履桥村成为一个现代化的美丽村庄,流经村庄的河流碧水悠悠,河流水质得到有效提升,村民们的幸福指数逐年提升,今年有28户住房困难户喜滋滋地搬进新房。
村庄名称由来
夏履桥村历史悠久,这个村名的由来还大有典故。据《吴越春秋》记载,大禹治水,“乃劳身焦思次行,七年,闻乐不听,过门不入,冠挂不顾,履遗不蹑。”相传“履遗不蹑”,就是发生在夏履桥。因为百姓感念大禹治水,鞋子脱落也顾不得提的精神,便在他失履的地方,造了一座桥,名夏履桥,当地村庄名为夏履,以示纪念。
水更清了,路更畅了
如今的治水故事仍然在延续,夏履桥村传承弘扬大禹治水的精神,有了新的内涵。波光粼粼的东江流经村庄,似玉带环绕。村党总支书记邱建忠告诉记者,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改善东江水质,一直在清理“村庄血管”,完成了农村生活污水纳管改造。原来村民家里污水直排河流,天长日久对河道造成污染,自从生活污水纳管后,河里的水质越来越好,鱼虾又回来了。
水清了,道路更加通畅了。在村庄旁边,西南大通道穿村而过。这是一条公路,长度约为1.5公里,有了这条公路,村民们开车出行更加方便了。这条公路缓解了镇里的交通压力,疏通了人流、车流和物流,还有利于拉大城镇空间,改善城乡环境。
住房困难户喜搬新房,村庄颜值年年高
不久前,村里的住房困难户周建敏一家祖孙三代人喜滋滋地搬进了新房。原来,为了解决村里的住房困难户住房难问题,镇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建起了东山畈小区,每户困难户只要出资50万元,就能住进115平方米的3层小洋楼,目前28户住房困难户大部分已经装修好新房入住,还有少部分在忙着装修,打算农历过年前搬新家。
厕所革命、建立新桥、村庄道路白改黑、立面改造,近几年夏履桥经过一系列改造,村庄面貌大变样。“明年,村里还将进行美丽村庄建设,逐步提升村庄颜值,将夏履桥村建设得更加美丽。”邱建忠说。
文化底蕴深厚,名人辈出
夏履桥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新建的村史馆,展示着夏履桥村地域地貌、历史沿革、村干部名册、领导关怀、所获荣誉等历史资料,以及承载着全体村民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孝义”是立身之本、为人之道,夏履桥村一直致力于弘扬“孝义”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村里建有孝义亭,显示出村民们继承传统美德,不忘先贤的精神。
夏履桥村名人辈出,我国传染病学的开拓者、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李兰娟院士就是土生土长的夏履桥村人,同时其丈夫郑树森院士也是肝胆外科、肝移植的专家。今年,李兰娟回到家乡义诊,还专程回到夏履桥村看望村民,与原来熟悉的村民拉家常,关心他们的身体状况。
在夏履桥村,还流传着许多历代名人事迹、民间传说,在坊间广为传颂。还有一些明清时期的老建筑,目前正在修复一处古建筑,将来作为教育展示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