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 ——柯桥专业技术人才在川西北高原援建风采

2021-01-26 19:00:21  全媒体记者 陶文强 编辑:jiaxun

截至今年1月中旬,由区委组织部派援的第三批赴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县挂职援建的11名专业技术人才,完成援建任务回到家乡。

他们是毅行者,他们是逆行人。远离故乡和亲人,来到2300公里之外的川西北高原援建。虽然有困难和惊愕,但更有努力和奉献,为国家扶贫攻坚大业浪潮增添了一朵朵美丽浪花。

专技人才  为梦想而援

11名人才从职业看,有医生4名、教师2名、水务工程师2名、农艺师2名、媒体记者1名。大家对藏区的地理环境、人文风情、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早有耳闻,当组织部门通过所在单位发动时,他们毫不顾忌纷纷报名要求去扶贫援建。

“自读书时期,我便对支教非常向往,所以当有机会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参加。”来自越崎中学地理教师占成珠在年度总结中这样说。去年年初,当绍兴市柯桥区越崎中学公开向全体教师发出援建动员令时,这名崇尚美好理想青年的女教师便毫不犹豫地作出选择,走上为期一年半的千里支教路。

同样是弱女子,同样有一颗无限的爱心,鲁迅中学的化学教师倪亚龙在读小学的时候,就对电视上“希望工程”标志性图片——来自贫困地区女孩苏明娟的印象深刻:穿着破旧的衣服,一头凌乱的头发,大大的眼睛充满对知识的渴望。从那时起,倪亚龙暗下决心,如果有朝一日能去支教,就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带给“苏明娟们”,这样终于踏上了半年的援建行程。

来自绍兴第二医院的医生金永锋,在大学读书时,就以当一名志愿者为荣,曾获得“浙江省新长征突击手”、“浙江省优秀志愿者”,这次又加入了援川人员队伍,而且为期一年半。

同样来自绍兴第二医院的医生韩红燕,把援川视为像抗击新冠疫情一样的高尚之举,说援川不只是在专业上对口的支援,更是维持国家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加深民族了解的行动。

在岗位尽心尽责做事

来到金川县后,援建人员积极适应不利条件、克服诸多困难,把精力集中投入到各自对口的工作岗位中去,用“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的理念,在金川这方美丽的藏区高原上,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展示绍兴柯桥人的形象。

在绍兴第二医院工作20多年、担任外科诊疗组长的金永锋,充分发挥自己外科手术方面的特长,他先后成功实施了首例疑难甲状腺瘤切除手术、一例腹腔大出血抢救手术和应用超声引导下穿刺定位乳腺肿块精准切除术。金永锋还主动牵线搭桥,促成绍兴第二医院赠送医院输尿管镜、乳腺穿刺定位针等先进设备,总价值达8万元,从而消除了当地因设备缺乏有些手术不能实施的短板。

绍兴市中心医院康复科副主任李金松挑选了2项经济实用的治疗项目,即督脉灸和蜂疗作为先期开展项目,在当地开展“冬病夏治”,患者咨询、就诊的热情很高,项目很快就发展起来了。

来自绍兴市中心医院的麻醉医生冯海,充分发挥自己掌握先进麻醉技术的优势,开展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当地医院医务人员中赢得了良好口碑。

恰逢金川中学搬迁不久,亟需有优秀的教师加盟。占成珠接任了两个高二班级的地理课教学,每周要上14节课,而且有两天上夜课,上课工作量要超过她在越崎中学工作量。倪亚龙作为金川中学高一两个班的化学任课老师,短短一学期,她的“奖励学习法”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来自柯桥水务集团的骆大治,深入高山深谷,跑遍了18个乡镇和39条县级河、沟,在千里之外的金川县开展水利工作;区农业农村局的董胥明,不顾高原缺氧,多次到海拔3600米的勒乌镇云盘村玉米基地进行测土施肥工作,有针对性指导开展配方施肥工作。

柯桥区11名专技人员还在金川传道释惑,开展“传、帮、带、教”工作,把柯桥这边领先的经验做法传播到当地。据统计,大家共在金川县开展培训50多次、1000余人次。“这批援建人员有爱心、有技术、肯吃苦,对金川的医疗法、教育、农村等发展好处多。”金川县援建办负责人作如此评价。

援建有苦  但更有甜

金川山高路险,海拔在2000米至5000米之间,白天与夜晚的温差大,而且相对缺氧,失眠、感冒、头痛、拉稀……这些世代生活在江南平原水乡的专技人员到了那里,没少受折腾,但他们发挥绍兴“胆剑精神”、“四千精神”,敢于面对困难、克服困难,最终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令人担忧的还有当地的汛期频频发生的灾害。特殊的地理气候导致金川县洪水、泥石流、滑坡、塌方等灾害司空见惯,这一年又恰逢金川遭受历史上较大的暴雨灾害。就在所住党校对面隔大渡河相望的公路上,几次发生山体塌方,以致砸坏了坚固的护栏,最后一次因为落石多、清理成本大、塌方的隐患犹存,堵路长达1个多月。这样的生存环境,让人望而生畏,不敢出门走远。

最让人难过的是对家人家乡的牵挂和思念。有好几名专技人员家中孩子尚幼,需要妈妈或爸爸的陪护,如倪亚龙的女儿才2岁,农业农村局专技人员赵龙军的女儿只有1岁。冯海、董胥明都是两个儿子的爸爸。但远隔千里,他们只能用视频来缓解。韩红燕的儿子13岁,正需要母爱和受教育的时候,于是她只能采取“远程教育”的办法。

有苦才有甜。在经历了援川岁月后,专技人员们都认为这段特殊的岁月是值得的、难忘的,虽然肉体上吃了些苦,但精神上却是富有的。

金永锋在总结中写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与红军长征精神比,我们吃的这点苦不算什么。”韩红燕则说:“在金川的工作和生活经历,是我人生一笔不可或缺的财富。”区妇保院援建医生谷国华如此感慨:“金川县工作的几月对于自己来说更多地是锻炼和成长,是人生的一次修行,一次历练,一次精神蜕变的良机。”




来源:柯桥日报

编辑:贾珣

热门评论
打开笛扬新闻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赵如浪参加第二十六期“政企面对面”交流活动:政企合力 同心共向 全力确保两战赢 2021-01-26 18:40:27
赵如浪在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结束后强调:警钟长鸣抓安全 全面织密平安网 2021-01-23 16:23:21
盛阅春调研重点项目建设和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 赵如浪陪同 2021-01-21 21:37:10
“十三五”圆满收官 “十四五”全新起航——贯彻落实区委全会精神 2021-01-04 10:41:41
有礼有爱有温暖 柯桥留你过大年 2021-01-12 15:06:11
数字赋能,打造服务新格局!《浙江日报》省两会特别报道,点赞关注柯桥区“三服务”升级版! 2021-01-26 11:24:36
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 ——柯桥专业技术人才在川西北高原援建风采 2021-01-26 19:00:21
突破6000亿元!2020年绍兴GDP公布 2021-01-26 17:40:54
新柯桥人:此心安处是吾乡 2021-01-26 16:27:47
绍兴市、县(市、区)疫情防控指挥部24小时值班电话公布 2021-01-26 15:34:59
没看够!下载个笛扬新闻呗!
笛扬新闻 柯桥传媒集团 立即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