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柯桥区平水镇王化村的埃码尖古道,深山幽幽,过去这里盛产名茶,但自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此处茶产地已经无人问津。但近年来,有一位茶人慧眼识珠,探幽寻觅,对于山野之茶异常喜爱,从此开始了一段山野茶园的发掘之路。他就是柯桥寺山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茶人任晓。
任晓是寺山红茶的品牌创始人。在传承创新的基础上生产制作寺山红茶,越地黄茶,恢复了历史文化名茶日铸兰雪。此举盘活了平水,王坛等几个自然村荒废几十年的老茶园,带动了当地茶农走上了致富之路。
大山深处“重拾”荒废的老茶园
任晓是上世纪60年代初出生的人,是一名资深茶友,对绍兴的茶叶、茶园有着深厚的感情,百年前曾经的“越茶行天下”是每一个绍兴茶农的骄傲,为了重拾昔日辉煌,任晓将目光对准了深山的老茶树。不同于平原地带大面积人工管理培育的茶园,深山里的老茶树分布较散,难以管理,基本奉行人种天养的自然种植法则,不施肥料,不打农药,是纯天然原生态茶叶。
为了找到这些老茶树,任晓花了三个多月时间,跑遍了柯桥区南部山区海拔在300米以上的山头,发现好几块遗留下来的茶树长势都非常好,这些茶树是几十年前人们种下的,但后来因为深山路难行,管理难,采摘难,就渐渐荒废了。如今大的茶树有一人多高,但是产的茶叶品质并不逊色。任晓觉得可惜,在2016年把荒废的茶园租了下来。任晓奉行茶叶种植的自然道法,也就是三分种,七分靠大自然的阳光雨露,每一片茶叶都集天地之精华。
奉行“敬、静、净”的制茶三字法则
眼下平原地带的茶叶已经大面积开始采摘,但是深山里气温低,老茶树的嫩芽还要长一长再采摘,任晓目前正在招募采茶工,对茶厂里的设备进行清洁、保养,就等嫩芽采下、杀青。任晓的茶厂,寺山茶业有限公司坐落在王化村的五一自然村里,这里远离城市的车水马龙,清净无比,只能听到鸟鸣声与风吹过的声音,幽静的环境令任晓能够静下心来做出好茶。红茶、绿茶、黄茶,任晓都能够根据茶叶的特质制作。在茶厂里,贴着做茶的三字诀,是任晓自己总结的,那就是敬、静、净,敬是指敬畏大自然,尊崇自然道法,静是指制茶时内心不能有杂念,杀青、捻揉、要时刻关注茶叶的变化,净是指制茶时要注意清洁卫生。凭借着这些准则,寺山茶业有限公司制出的各类茶叶收到了爱茶人士的好评。
积极推广本土红茶
五一自然村原名寺山里。过去这里曾经是越红工夫茶的产地,这里的红茶因为口味醇厚,茶香四溢而受到茶友们的喜爱,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还出口国外。但是近几年来,这里出产的红茶逐渐没落,任晓看着觉得非常心痛,觉得不能让这样好的红茶默默无闻,于是他创建寺山红茶品牌,在茶园、自己的茶叶店甚至家里,广邀茶友前来品茶、论茶。在初春时节,梅花绽放,茶园冒出新芽,在梅树下铺上一张茶席,放上一盏盏茶盅,邀上茶友,煮水品茗,意境悠远绵长。近年来,在任晓的不断努力和地方各级部门的支持下,寺山红茶知名度不断提升,并多次荣获了中华茶奥赛银奖等荣誉、并入选了中国茶叶博物馆馆藏标准茶样,还荣获了“浙茶杯”红茶评比银奖,茶叶品质受到了茶友们的广泛好评。
来源:笛扬新闻原创
编辑:张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