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核酸检测结果,是疫情研判的重要依据,每一份看似简单的核酸检测结果背后,是一群人分秒必争、日夜轮转的坚守,他们是24小时奋力与时间赛跑的“检验人”。
4月13日,柯桥区发现1例新冠肺炎阳性感染者,柯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裘锋平接到紧急通知,立刻从基层抽调核酸检测后备人员和科内工作人员共同组成60人的核酸检测团队,开启检测“加速度”模式,应对突如其来的疫情。
据悉,柯桥区核酸检测基地PCR实验室主要承担全区所有集中隔离点、愿检尽检点、区综合服务点应检尽检人员、居家隔离人员、马鞍街道两轮全域核酸检测的样本。面对数量庞大的检测任务,检验人同时间赛跑,在无数人安睡的深夜,这里始终灯火通明。
“实验室24小时运转,一组安排16个人员,不停息运作,保证机器不停,人员轮番上,保证标本到能随时检,及时出具检测结果。”裘锋平告诉记者。采样、收样、取样、分装、核酸提取、扩增检测……所有人员就像组成怀表机芯里的各个零件,共同运转。
这些“检验人”背后,也有不为人知的心酸。来自绍兴市中心医院医共体钱清分院的检验科科长李焕勇取下口罩时,脸上已经挂满了勒痕。因为要全副武装在负压实验室连续工作4—8小时,区疾控中心检验科科长张子汉每次从实验室出来,都喘着粗气,奋战近一周,他的体重一下子下降了十几斤,“纯当减肥了,对我来讲也是一件好事。”他笑言。
日光灯和紫外灯交替的亮灭,生物安全柜常年的轰响,传递窗无数次的开合,默默见证检验人日日夜夜的忙碌……据统计,自4月13日至今,该基地单日检测量最高达13000余管。
来源:笛扬新闻原创
编辑:黄唯诚
审核:叶红
终审:邵荣英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