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马鞍街道发现一例新冠肺炎阳性感染者,为协助该街道筑牢疫情防线,柯桥区各地纷纷召集人员前往支援。在王坛镇,一支10人小队跨越56公里,从大山到滨海,也将一份力量送到了疫情的最前线。
30分钟集结完毕奔赴途中完成分工
“现急需10名同志支援马鞍疫情防控,愿意去的来我这里报名。”14日上午,王坛镇党委发布了招募通知,短短5分钟内,20余名同志表达参加意愿。“我报名!我报名!”群内一时沸腾。经过商议,10名老中青干部搭配的支援小队便成立了。当天上午8时15分,经过30分钟的简短的动员和培训,小队便集结完毕,启程前往马鞍街道。
到了现场需要做什么?如何更快进入角色?为了妥善完成支援工作,这支小队的临时负责人张坚飞在车上与大家商议了起来。“元楷,你负责对接,任务要求一定要清楚传达。”“金江,你经验丰富,现场突发情况由你协调。铁锋,你协助好金江。“金剑,你要注意观察,我们的自我防护是否到位,有风险的要及时纠正……”在前往马鞍街道的途中,10名队员根据自身的特长,快速完成了初步的分工,并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了预判,做好预案,为即将到来的支援工作做足准备。
变身“大白”战一线助力打赢防疫战
当天上午11点,小队到达街道,并接到了第一个任务:新海社区的核酸检测的秩序维护任务。新海社区是马鞍街道内外来人口最多的社区。高强度核酸检测对秩序维护提出了巨大考验,既要快速、又要有序,防止交叉感染,也要处理好各种突发情况。
作为小队的负责人,张坚飞带领小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设置好现场的隔离带,并与队员们一起帮助老年人调取二维码,协助家长管好小孩,安抚现场等待检测市民的情绪,并配合现场指挥。7个多小时里,身着防护服的队员们没有丝毫懈怠。由于防护服非常闷热,长时间的穿戴会对身体造成一定负担,队员们纷纷劝年纪较大的骆金江离开岗位休息一下,但被他拒绝:“我老同志要与你们年轻同志‘PK’一下,任务没结束,我是不会离开的。”于是小队成员全体坚守在现场,与其他“大白”一同筑牢疫情防线。
山海虽远情深意切
晚上7点左右,小队回到临时驻点进行休息。高强度的工作后,大家迫不及待的吃起了随身携带的20包饼干。90后年轻干部黄炯还轻声唱起流行歌“孤勇者”:“谁说污泥满身的不算英雄……谁说对弈平凡的不算英雄……”一曲唱出了大家心中的热血,众人纷纷应和。由于休息床位紧张,小队成员纷纷用旧纸箱铺打起地铺休息。队员张国平说道:“休息的条件无所谓。一想到能为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出一份力,我们心里就很踏实,充满了力量”。
第二天,小队接到新的任务,需要去方舱医院协助医院开展核酸检测,又火速朝着目的地奔赴。“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去哪里。虽然大山和滨海相距很远,但我们的心是靠在一起的。”张坚飞说道。
来源:笛扬新闻原创
编辑:黄唯诚
审核:叶红
终审:邵荣英